中草药名方:石韦散2的功效与作用
石韦散2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 【组成】通草60克石韦60克(去毛)王不留行30克滑石60克甘草(炙)当归各60克白术瞿麦芍药葵子各90克 【用法】上十味,捣筛为散。每次以麦粥清送服1~3克,日三服。 【功用】清热利水,活血通淋。 【主治】膀胱有热,致患石淋、劳淋、热淋,小便不利,淋沥频数,胞中满急,脐腹疼痛。 提醒您:石韦散2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石韦散的方剂一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组成】通草60克、 石韦60克(去毛)、 王不留行30克、 滑石60克、 甘草(炙) 、当归各60克、 白术、瞿麦、芍药 、葵子各90克。【用法】上十味,捣筛为散。每次以麦粥清送服1~3克,日三服。【功用】清热利水,活血通淋。【主治】膀胱有热,致患石淋、劳淋、热淋,小便不利,淋沥频数,胞中满急,脐腹疼痛。【附注】本方改为丸剂,名“石韦丸”(见《摄生众妙方》)。
中草药:石韦─庐山石韦的功效与作用
石韦──庐山石韦 FoliumPyrrosiaeSheareri (英)Shearer"sFeltFernLeaf 【别名】 大石韦、光板石韦。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sheareri(Bak.)Ching的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粗壮,横走,密生披针形鳞片,鳞片边缘有睫毛。叶同型,簇生,坚革质,上面仅沿叶脉有毛或无毛,有细密而不整齐的凹点,下面有分叉、短阔的黄色星状毛;叶柄粗壮,以关节着生于根茎上;叶片宽披针形,长20~40cm,宽3~5cm,向顶端渐尖,向基部稍变宽,为不等的圆耳形;侧脉在两面略下凹。孢子囊群小,在侧脉间排列成多行,无盖。 生于石上、树干上。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性状】 叶片略皱缩,展平后,全缘,边缘常向内卷曲。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侧脉间布满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叶柄具四棱,长10~20cm,直径1.5~3mm,略扭曲,有纵槽。叶片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化学成分】 含异芒果素(isomangiferin)、延胡索酸、咖啡酸、皂甙、蒽甙、黄酮甙、鞣质。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石韦。 提醒您:石韦─庐山石韦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