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几种常见中草药
转眼暮春将去,在路边、田埂或者树林间,有很多常用于中草药的植物随处可见,看看这些植物你都叫得出名字么?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它们用于中药时的一些小常识。
紫花地丁 ,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寒,微苦。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禁忌:
1.脾胃虚寒者忌服。
2.外疡属阴证,寒证者及阴疽漫肿无头者忌用。
3.肾阳虚衰等证者不宜大量服用单味药。
4.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长期腹泻者禁大量久服。
益母草 ,别称益母蒿、坤草、茺蔚,为唇形科植物。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入药。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心包、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9~30g;鲜品12~40g。
禁忌:孕妇慎用。
连翘 ,黄花杆,黄寿丹。是双子叶植物纲、捩花目、木樨科、连翘属落叶灌木。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株高可达3米。生长于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或山谷、山沟疏林中,海拔250-2200米。果实可以入药。产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西部、河南、湖北、四川。
一般于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采集成熟的果实。要采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且重的连翘果,然后薄摊于通风阴凉处,阴干后脱粒。
性味:苦,凉。
归经:入心、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禁忌: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常见的中草药有哪些?
1、板蓝根板蓝根属寒凉药性的蔬菜,可清热解毒,适用于上呼吸道有炎症的人,如果家里有人经常患咽喉炎、口腔炎、牙龈炎,可买点回家凉拌着吃,但像消化不良的老人、小孩,以及脾胃虚寒、长期腹泻的病人,要慎用板蓝根。2、蒲公英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解腹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吃法多样,可生吃、炒食、做汤,还可焯水后凉拌。但脸色苍白、无力怕冷、受风易感冒及脾胃虚弱者最好不要吃。3、马齿苋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作用,其嫩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也可晒制成干菜。马齿苋可以用来炒鸡蛋,还可凉拌。但其含草酸较多,烹调前最好焯水。马齿苋为寒凉之品,脾胃虚弱、受凉易腹泻的人及孕妇忌食。4、穿心莲穿心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作用,可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毒蛇咬伤等。穿心莲能够清热解毒,凉拌吃更能保持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但穿心莲性凉,体虚、容易腹泻和体寒的人最好少吃。5、茨菇茨菇属天南星科本草植物,每年处暑开始种植,元旦春节期间收获上市,口感细腻、绵实,略显甘甜,味道与山药略微相似。其作为蔬菜,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C及胰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作蔬菜食用,还有解毒功能。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药也能当菜吃?7种中草药美味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