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
导语:对于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同学们可以完成多少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供各位阅读和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2.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2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_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可见。
26.《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31.《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3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34.《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5.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7.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8.《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4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46.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47.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48.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49.李白的《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5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2.《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53.《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论语》中,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55.《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6.《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60.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6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6.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
68.《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69.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70.《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1.《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是因为德行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75.《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76.《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7.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78.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8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8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
8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3.《荀子·劝学>中,“____,____”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84.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
8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8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8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88.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8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90.《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9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9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由神话传说讲到今日蜀道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人相处和谐、生活幸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94.韩愈在《师说》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接近。
95.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的一句是“,”。
96.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9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98.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________,________”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99.《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00.《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唱出了诗人在饮酒后思念君主、朝廷,但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顾及自己,自己对国事也无能为力的幽怨与惆帐。
古诗文情景默写题带答案(2)
101.《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________,________”。 10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103.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4.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05.《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10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________?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 10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句应注意“鹃”字) 1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句应注意“渺”字)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句应注意“箸”字及“拔”字)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4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5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6)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6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8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8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8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8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90海内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9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4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9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8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9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0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0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2.学不可以已 10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0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05.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06.噫吁嚱,危乎高哉 107.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8.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唐诗宋词选读的内容选读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风采。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苏轼《荷花媚》)的艺术风格。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艺术精神、表现特征,启迪影响了宋词。菩萨蛮①温庭筠小山②重叠金明灭③,鬓云④欲度⑤香腮雪⑥。懒起画蛾眉⑦,弄妆⑧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⑨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②[小山]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一说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或指女子弯弯的眉毛。 ③[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形容鬓发蓬松如云。 ⑤[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度,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谈,像云影轻度。 ⑥[香腮雪]即香雪腮、雪白的香腮,因与“灭”字押韵而变换词序。 ⑦[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较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⑧[弄妆]修饰仪容。 ⑨[花面]指头上的花和美人的面。唐代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用罗帛作生色花。 ⑩[帖]同“贴”,贴绣。一种古代的制衣工艺,称贴绢或堆绫,即将彩色绫绢照图案剪裁后缝制在衣料上。一说指熨衣。 (11)[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袄。菩萨蛮①韦 庄人人尽说江南②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⑥断肠。[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五代前蜀诗人、词人。与温庭药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垆”原本作“炉”,“霜”原本作“双”,据他本改。 ②[江南]唐代设江南东道、江南西道。这里泛指吴、越、湘、楚等江南地区。韦庄当年避乱,曾浪游南各地。 ③[只合]只应该。 ④[垆边]指酒家。垆,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间凹陷以置放酒瓮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加列传》记载,司马相加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⑥[须]必,定。鹊踏枝①冯延巳谁道闲情②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③,敢辞④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⑥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⑥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⑦人归后。[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五代南唐词人。有《阳春集》。“日日”原本作“旧日”,“桥”原本作“楼”,据他本改。 ②[闲情]闲愁。 ③[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 ④[敢辞]岂敢辞。这里有“听任”的意思。敢,一作“不”。 ⑤[青芜] 青碧的丛草。 ⑥[何事]为何。 ⑦[新月]阴历每月头三四天的月亮,通称为新月。品读与探讨1、诵读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把词句的韵脚圈出来,想一想,词作是如何构成听觉之美的?再把全词的物象找出来,想一想,作品又是如何营造视觉之美的?你从作品美妙的声音和美好的形象中体会到了抒情女主人什么样的情怀?2、一般说来,漂泊他乡的游子总因不得还乡而愁绪满怀,但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却偏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诵读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仔细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的优美意境。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高明地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的呢?浣溪沙①李璟菡萏②香销翠叶残,西风③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④共憔悴,不堪看⑤。细雨梦回鸡塞远⑥,小楼吹彻玉笙寒⑦。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中主。其词今仅存四首,蕴藉含蓄,深沉动人。后人把他及其子煜(后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②[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名。 ③[西风]秋风。 ④[韶光]春光,也指美好时光。 ⑤[看]按格律应念平声kān。 ⑥[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里见到的是在挂念着的边塞,而闺中醒来时却只听到潺潺细雨,愈觉两地相距之遥远。梦回,梦醒。鸡塞,即鸡鹿塞,在今陕西横山县西。此处代指边塞,暗示戍边或远行的爱人。 ⑦[小楼吹彻玉笙寒]指风雨楼高,吹笙既久,寒凝成水,每不应律。也指小楼中整夜回荡中凄清的笙音。吹彻,吹罢最后一曲。彻,大曲的最后一遍。玉笙,笙的美称。乌夜啼①李 煜林花谢了春红②,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③,相留醉④,几时重⑤?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释]①选自《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后人把他及其父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相留”,原本作“留人”,据他本改。 ②[林花谢了春红]林间诸花凋落,已经失去了春天的红艳。谢,辞。此处是飘落、凋零的意思。 ③[胭脂泪]形容落花遭雨打湿,兼写女子脸上流过泪水。胭脂,脸上涂的红色脂粉。 ④[相留醉]留恋雨中落红,伤感凄迷如醉。 ⑤[重(chóng)]重逢,再度相见。浪淘沙令①李 煜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罗衾④不耐⑤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⑥,一饷⑦贪欢⑧。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⑨,别时容易见时难⑩。流水落花(11)春去也,天上人间(12)。[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 ②[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 ③[阑珊]衰残、凋落。 ④[罗衾]丝绸被子。 ⑤[不耐]忍受不了。 ⑥[身是客]指身为俘虏,远离故国。 ⑦[一饷]片刻、一会儿。饷,一作“晌”。 ⑧[贪欢]指梦里相会。 ⑨[无限江山]指远属南唐的大好江山。一说指为无限江山所阻隔。 ⑩[别时容易见时难]语出三国魏曹植《燕歌行》(其二):“别日何易会日难。” (11)[流水落花]落花随流水而去。 (12)[天上人间]这里有迷茫邈远,难以寻觅的意思。品读与探讨1、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补待眼光映照。”请找出《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的词中之“眼”,并说说你的理由。2、《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阑”中的“莫”有两解:一读入声,解为“勿”;一读去声,同“暮”,解为“黄昏”。你赞成哪一种读音、哪一种理解呢?请诵读作品,想像词境,揣摩词情,谈谈你的看法。积累与应用1、背诵《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和《浪涛沙令》(帘外雨潺潺)。有兴趣的同学可背诵全部诗歌。2、诗歌抒发感情,可以含蓄地象征暗示,也可以直率地抒写胸臆。请比较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和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谈谈不同的抒情方式形成的不同艺术效果。3、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请结合对《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鉴赏分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请从本专题中任选一首词作,反复诵读,尝试用浅近的文言文写一两则词话,把你的审美体验、感悟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南宋的乱世词心李清照词二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1),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qī)(2)。乍暖还寒(3)时候,最难将息(4)。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5),晚来风急(6)?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7),如今有谁堪摘(8)?守着窗儿,独自怎生(9)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10),怎一个、愁字了得(11)!注释:(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3)乍暖还(x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4)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5)怎敌他:对付,抵挡。(6)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7)损:表示程度极高。(8)堪摘:可,可摘。(9)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10)次第:光景、情境。(11)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1),暮云合璧(2),人在何处(3)?染柳烟浓,吹梅笛怨(4),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5)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中州(6)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7)。铺翠冠儿(8),捻金雪柳(9),簇带(10)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注释:(1)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2)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3)人在何处:感叹人在异乡,孤苦无依。一说“人”指亲人、友朋。(4)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5)次第:接着,转眼。(6)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7)三五:指元宵节。(8)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9)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10)簇带:妆扮之意。
唐诗宋词选读的介绍
为顺应新课程改革,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应运而生,编者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里,感受唐诗的风韵,体会宋词的雅致,从而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中学选修课,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唐诗宋词选读》是普通高中的学科科目,是新课标的选修科目。课本内容为唐代诗、唐五代词、宋代词三个板块。本教材有“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等等共12个专题,选取65首诗词,涉及45个作者。鲁人版也有这套教材,但选文与苏教版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