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共二首,是作者于公元744年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这首诗写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写出晚年安逸生活的情趣。
贺知章,生于公元659年,卒于公元744年,越州永兴人,字季真。以文辞知名,与李白、张旭等友善,称为“饮中八仙”,善草书、隶书。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但现可见的贺知章草书作品只有《孝经》。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回乡偶书》全诗及注释
《回乡偶书·其二》出自唐朝贺知章,全文为: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以下为《回乡偶书其二》的全文注音:回 huí 乡 xiāng 偶 ǒu 书 shū· 其 qí 二 èr(唐táng) 贺 hè 知 zhī 章 zhāng 离 lí 别 bié 家 jiā 乡 xiāng 岁 suì 月 yuè 多 duō, 近 jìn 来 lái 人 rén 事 shì 半 bàn 消 xiāo 磨 mó。 惟 wéi 有 yǒu 门 mén 前 qián 镜 jìng 湖 hú 水 shuǐ, 春 chūn 风 fēng 不 bù 改 gǎi 旧 jiù 时 shí 波 bō。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什么意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翻译: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作者简介: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字应该读什么?
官方的说法是,“衰”在这首诗中本来应该读“cui”,在以前的教材中也一直读“cui”,但现在读错的人太多了,所以统一改为“shuai”。以前,官方认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应该读成“cui”,大概是觉得可以与上一句的“hui”押韵,这实际上是想当然,因为在古音中“回、衰(shuai)、来”三个字的韵是相同的,和现代的读法有些区别。如果“衰”在这里读成“cui”意思就错了,“衰”是个多音字,读“shuai”意思为衰老,变弱,读“cui”的意思是等级或丧服(同“缞”)。“shuai”的读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多变化,但“cui”的读音基本上保留了,在《广韵》中同“崔”。扩展资料关于“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的读音,由“cui”改成“shuai”,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征求意见中,有过提及。而且改编读音的还有其它例子。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xiá”,改成了“xié”,“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jì”改成了“qí”,还有词语“确凿”由“què zuò”改成了“què z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