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是什么
1、佛法僧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2、什么是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其意是觉者,觉悟的人,觉悟宇宙生命实相的人。3、什么是法?法是达摩的意译,精确的定义是规持,不变的规律,在佛经上经常被称为法性、法住、法见。4、依佛的法引申其意义又有两个解说:(1)法有本来性、安定性、稳定性。法是本来如此的。(2)不论是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佛与佛的法,佛与佛的道始终都是一样的。所以法是一味的,佛佛道同。释迦佛的法与一切佛,三世诸佛,十方诸佛的法都是平等的。4、什么是僧?僧的意思是和、众。有合和,故再称为合和众、合和僧。是对法用生命去实践去体证的人。在佛法上,对已经清静了,已经离欲了,已经证果了的出家人,称为圣贤僧。开始迈向清静,迈向解脱,迈向离欲,开始熄灭贪嗔痴的人也是僧。5、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佛法僧的解释
佛法僧的解释(1).佛家语。佛经称佛、法、僧为 三宝 。 参见 “ 三宝 ”。 (2).鸟纲,佛法僧科,佛法僧属各种的通称。旧亦称同科的 三宝 鸟为佛法僧。我国有蓝胸佛法僧和棕胸佛法僧,分布在 新疆 西部和 四川 、 云南 一带。 词语分解 佛的解释 佛 ó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 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 圆满 的人的称呼: 佛爷 。佛像。借花献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 之一 ):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 祈祷 及供奉佛
佛法僧科的下级分类
属种佛法僧属Coracias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蓝喉佛法僧Coracias abyssinica紫胸佛法僧Coracias caudata宽尾佛法僧Coracias spatulata红冠佛法僧Coracias noevia棕胸佛法僧Coracias benghalensis紫翅佛法僧Coracias temminckii蓝腹佛法僧Coracias cyanogaster 三宝鸟属Eurystomus宽喙三宝鸟Eurystomus glaucurus蓝喉三宝鸟Eurystomus gularis紫三宝鸟Eurystomus azureus三宝鸟Eurystomus orientalis
鸟纲下面佛法僧目的命名从何而来?
据说,这来自于日语,一种鸟的叫声类似“bo-ho-se”,正是日语中“佛法僧”三个字的发音,遂得名。后来人们考证说,那个真正念叨“佛法僧”的,并不是现在我们称作三宝鸟的佛法僧,而是东方角鸮,一种猫头鹰。介绍佛法僧目有9科,很多科分布局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它科则分布比较广泛,中国有5科。佛法僧目中的一些鸟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很多鸟类嗜食昆虫,有益于农林;不少种类的羽色鲜艳可供观赏,但也因有些嗜食鱼类,对养鱼业有少量危害。成员体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多数种类以昆虫和小动物为食,有些种类食鱼,还有些种类食果实。
求问,佛法僧目是什么意思,或者说佛法僧目鸟类是怎么分的?
按照“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体系,鸟纲下面有个佛法僧目,包括许多漂亮的鸟类,如翠鸟、犀鸟、戴胜、蜂虎、翡翠等等,为什么把这些鸟儿叫做佛法僧呢——来自日本名。“佛法僧”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佛法僧:佛、法、僧为佛教三宝。
佛法僧目翠鸟潜水
佛法僧目戴胜
佛法僧目的鸟为什么取名叫做佛法僧?看看佛法僧的资料:拉丁学名:Eurystomus orientalis,英文名:Broad-billed Roller. 和“佛法僧”扯不上关系。佛法僧,此名来自它的鸣声,佛法僧目的鸟,鸣叫声听起来像日语「佛法僧」而得名。有意思的是:人们听错了。
佛法僧目的鸟鸣声在远处,象是「hopuh,hopuh,hopuh」,在近处详细分析则为「hohopuh,hohopuh」,连续鸣唱,有时达百余次。初夏抱卵前之五六月,和雏鸟离巢后之八月尤甚;自黄昏至黎明,为繁殖期间鸣唱恋歌。
佛法僧之歌唱,昔时在日本大抵听于寺庙深山,例如高野山、日光、松之尾凤来寺山等深山寺域。因与其地域关连。传说为栖息于圣域之具灵性鸟类,每于繁殖期,好奇者则夜登凤来寺山或高野山听佛法僧之不可思议鸣声。
公元806年,适值中国唐朝时,日本高僧弘法大师,号空海,由中国回日本,在高野山建金刚峰寺。空海所三宝鸟“闲林”七绝,为有关佛法僧最古、最著名诗歌,云:「闲林独坐草堂晓,三宝之声闻一鸟,一鸟有声人有心,声心云水俱了了。」
日本古籍性灵集补阙钞亦见一诗:「孤月岑寥廊林晓,三宝风微一灵鸟,叫出常位实相真,十界声声共了了。」
近代明治维新高松藩儒者藤泽恒之吟:「缺月断云天欲晓,禅堂歌耳听啼鸟,人间得失梦给耘,三宝声中浑了了。」
至于日名之佛法僧,在文献上最早见于躬恒集(公元918年),为日人河内躬恒所吟之诗歌集。
其实「佛、法、僧」鸣声,为另一种鸟,头、目如猫,有毛角的猫头鹰之一种,角鴞Otus scops之鸣叫。因由于佛法僧和角鴞两者均是夏候鸟,每年同时飞临,而前者美丽好动,后者为夜行性,白天躲在森林暗处不易见,夜晚才活跃鸣叫,故博学高识之空海亦误认为是前者鸣声。
这种误解,若是从日本有关佛法僧诗歌最早文献闲林七绝计算则已近一千贰百年。假如说,“佛法僧”为空海给与鸣声之鸟名称,本来就不知其形态。那其误解之开始在于德川初期,即16世纪初叶,那时有人画出非角鴞之佛法僧精确绘画,算来也有四百多年,对日本人来说的确是根深蒂固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