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2012》观后感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2012》里堆砌的特效,于技术上毋庸置疑。世人经历过、能想象的所有自然灾害都在影片中呈现殆尽,真实感所营造出的视觉上的“好看”在这部灾难片中发挥到了极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水深火热的人类几无可逃,如《后天》、《彗星撞地球》等片的大合集。末世的无助感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被肆意渲染,可又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被主人公一家的“幸运”逃脱而逐步消解。借助于电脑数码技术,灾难片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叹为观止,但这种景象重复多了,并不能愈加深入地打动观众,反而变得模式化。等到方舟赫然出现,需要仰视这《星球大战》里才有的庞然大物时,作为灾难片的《2012》其实已经变成了“科幻片”。
在灾难片里必须提供的“终极解决方案”上,艾默里奇提供了一个并不新鲜的精英路线,为了撇清《独立日》中过于明显的美式沙文主义,《2012》里刻意强调了所谓的国际合作。然而,我们看到所谓文明的拣选仍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导演没有回避这种不公,却也无法给出解释,最后只得用道德救赎来煽情。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被再次强调,“只有中国人能造出来”, 作为一句字正腔圆的夸赞,也显得有些突兀和生硬。可造船的中国工人们,并未算在被救赎的范围内,还是“走后门”式的自救或是精英们的怜悯才得以逃出生天。如果把《2012》仅仅当作一部好莱坞的商业产品,那中国只是能造出来方舟的“工厂”,“Made in China”还得掏钱来给“自己的方舟”捧场。票房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出点子的美国人。在影片中决定人类命运的G8会议上,并没有再给出中国决策者的镜头,在中国造方舟似乎仅仅是取决于喜马拉雅山在地理上的高度。以小喇嘛、工人大哥和卢燕扮演的老奶奶为代表的中国人,其实和丧生海啸的印度科学家处于同一阶层,他们始终没有被作为抗灾的主体来对待,还是10亿欧元买来的通行证来得保险、踏实。
影片为了做“大”,基本涵盖了地球上各国阶层和族裔,然而仔细分析这些稍纵即逝的人物,就会发现除了美国人自己,其他大都是单薄、刻板的形象。尤其是自私的俄罗斯富豪和阿拉伯王公,基本就是美国人对他们的一贯印象,并无改观。即便是梵蒂冈教堂和巴西里约热内卢耶稣雕像的坍塌,也只是宗教上的象征意义,毫无抵御灾难的主动性。即便片长有两个半小时,但导演艾默里奇还是来不及深入地刻画人物。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杰克逊由谁来扮演无所谓,怎么演也无所谓,他可以是约翰·库萨克,也可以是汤姆·克鲁斯或者尼古拉斯·凯奇。作为还算戏份多的主演,库萨克所做的只是从一场灾难跑到另一场灾难里,在汽车、小飞机、大飞机、方舟等各种交通工具里安慰孩子,反正总能利用“最后一分钟法则”成功脱险。模式化的场面在《2012》中出现了多次,电影的长度只是和灾难的次数成正比,在不断重复同类型的影片的桥段后,库萨克终于扮演了一回《海神号》里的“牧师”,牺牲掉了情敌,保全了自己一家团圆。
银幕上的黑人总统如今已是现实,丹尼·格洛弗虽不及奥巴马年轻干练,倒也显得沉稳厚道,最后一刻的大义凛然不再像《彗星撞地球》那么虚构,灾难片也与时俱进,符合美式的主旋律。作为三军统帅的一国元首,总揽大局,身先士卒,即便牺牲在自家的航母之下,照样能感动全世界。这才是好莱坞的精明之处,艾默里奇这位德国打工仔领会精神,既捧好了领导和老板,又哄好了全球观众,赚个盆满钵满当在情理之中。
2012电影观后感
不久前我看了电影《2012》。现在想起,我的心中还是会涌动着很多感想,还是会觉得很震撼,还是会想起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这部电影主要是根据玛雅历中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会毁灭的传说,描绘出了世界末日来临时地震、海啸等特大灾难对地球造成的伤害和人们面对灾难的表现。其中,发现世界末日要到来的人是印度的科学家;而最后,制造好“方舟”,拯救人类的是中国,我为中国和亚洲感到骄傲。
在电影《2012》中,主角叫杰克逊,他在发现灾难来临时,立刻带上自己的家人,开汽车,开飞机,历尽艰难万险来到中国,在一个造“方舟”的工人的帮助下进入了方舟。可是却因此给“方舟”造成了损坏,差点害死了全船人。于是杰克逊冒着生命危险与儿子一起齐心协力解决了故障,让大家都得救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犯的错需要我们去承担!”我很佩服他在这种危急时刻选择了知错就改,勇于承担。
影片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美国总统。灾难来临时,这位美国总统选择了留在地球上,和人民共存亡。他把科学家们发现世界末日的消息告诉全世界的人们,而不是隐瞒真相,让人们有时间与自己的家人告别。美国总统说过“我们是一家人,我会留下来和你们一起度过难关!”这位美国总统是最有权力上“方舟”,逃过这次劫难的人,但他却认为惊慌的人们需要有人指挥;恐惧到了极点的人们更需要有人去安抚。美国总统最后选择了留下,被海啸淹没。他做了一个普通人难以做到得伟大的选择!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灾难,但也会有面临选择的时候。有一个黑人在白人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选择了努力与奋斗,最后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今年的感恩节,奥巴马与两个女儿一起出现在白宫,接收国家火鸡协会按传统向总统赠送的火鸡。奥巴马曾计划把这只伙火鸡吃掉,但女儿上前阻止,他就没有吃,并且假装严肃地把手放在火鸡的头上,说:“你被赦免了。”在威严的总统和慈爱的父亲之间,奥巴马选择了做一个慈爱、幽默和会让女儿快乐的父亲。相信这样的总统,这样的父亲,在碰上《2012》这样的灾难时,也会做出像电影中的总统一样的选择!
我很佩服《2012》里那些舍生取义的人,但我更希望我们在现在选择健康,选择环保,让《2012》的悲剧永不出现!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