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2021幼儿园绘画教案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绘画教案1 活动目标: 1、掌握数的基本结构及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态,画出不同的特征。 2、初步学习用弯曲的线条添画背景的技能。 活动准备: 油画棒、图画纸、黑色油性笔;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树的一家》。 2、引导幼儿观察树的不同花纹、不同形态、不同颜色。 3、教师示范画树的各个部分。教师画一部分,请幼儿说出这是树宝宝的哪一部分。(树干、树枝、树冠、树叶) 4、出示错误范例,请幼儿为它们纠错。 5、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大家都来种树,种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树林。 6、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分辨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各部分不一楼。 (2)大胆表现各种树的不同形态。 (3)能运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涂色。 (4)用黑色油性笔画出弯曲的线条做背景。 7、幼儿相互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教育反思: 孩子们掌握数的基本结构及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态,画出不同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弯曲的线条添画背景的技能。 幼儿园绘画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观察各种表情 2、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起兴趣 1、教师:老师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想来尝尝呀? 请一幼儿品尝香蕉,然后给小朋友说说什么味道的? 教师根据他的表情画一个笑脸 2、教师:还有好吃的呢,谁也想尝尝呢? 请一幼儿品尝杏(或其它酸的水果) 引导小朋友看看他的表情。 二、出示图片,观察表情。 1、教师: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知道,眼睛大大,嘴巴上翘。 2、你能看出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吗?(想睡觉,困了) 教师:嗯,因为他闭着眼睛呢,是吗? 3、这个小朋友开心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呀? 他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师范画,让幼儿猜表情。 1、笑脸。(高兴) 2、用三角眉表现。(生气时的表情) 3、闭着眼睛。(睡觉时的表情) 四、幼儿作画 1、启发幼儿想想还有什么表情 比如:吃辣椒是什么表情? 哭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幼儿园绘画教案3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利用小朋友常见的、比较熟悉的物体——太阳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利用太阳这个支架,使幼儿独立完成作品,在这作画的过程中达到以下的两个教学目标。 一、目标 1能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太阳下发生的'故事,学习合理的布局画面,并能大胆地讲述绘画的内容。 2、知道太阳与人、动物、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准备 :白纸、蜡笔、太阳的挂图。 三、过程 1、猜谜引出课题。“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 2、幼儿简单讲述太阳与人,动物,植物的关系。 (1)、知道太阳给我们光明,有了太阳,就有白天,人们可以愉快的生活,太阳供给我们温暖和热量,使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正常生长。 (2)、出示太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太阳下的故事。 3、幼儿自由作画,教师视指导。 (1)、引导幼儿把自己创编的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提醒幼儿注意画成的布局的合理,画出主要特征和某些细节。 4、讲评 (1)请个别幼儿把自己创编的故事讲述给小朋友及老师们知道。 (2)幼儿开火车去互相欣赏作品。 幼儿园绘画教案4 活动内容: 《秋游》(绘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花朵。(难点) 2.学习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重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家长带幼儿出游,观察秋天万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 2.课件、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一)出示范例: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朵)再想想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几何图形? (二)幼儿讨论后,师: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拼画上去的,看看几何图形象什么,再添画而成的。 (三)引导幼儿根据几何图形联想 1.出示贴有几何图形的图画纸: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形象什么? 2.幼儿回答后师。 (四)出示课件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与几何图形对比进行联想。 二、幼儿作画,师指导 (一)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绘画,想想它象什么,画于适当位置,根据想象添画。 (二)涂色时注意颜色的搭配,添画时主次分明。 (三)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想象添画。 三、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对画面颜色鲜艳、联想丰富、创作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幼儿园绘画教案5 【活动目标】 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2.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画有柳树干的大图一张。 2.棉签、调色盘、各色水粉颜料。 3.各种树木的图片若干张(包括柳树)。 【活动过程】 1.将各种树木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注意图片张贴高度要与幼儿视线平行),引导幼儿欣赏这些图片。 2.组织幼儿坐好后谈话: 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它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 2)"大树和我们人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的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大部分能独立完成作品。我能关注幼儿主体性,并及时指导,教学目标顺利达到。但还存在不足,发现个别幼儿画面较脏,个别幼儿不能独立完成。在以后的活动中在这方面问题中加以引导。
在手工创作过程中的意图阶段教师应对学前儿童做哪些指导
意图阶段的指导:给儿童提供与多种工具和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意图制约是一切行为的方向和途径。成人的手工活动中,意图是很明确的,但是早期儿童的手工制作的意图不甚明了,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地将意图明朗化。
美术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远比简介的知觉刺激重要的多。年幼儿童的有意注意发展还不够稳定,他们往往被外在事物本身的特征所吸引,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多样化的工具盒材料能够刺激他们的操作欲望,促使其从事美术活动。相反,如果活动工具盒材料总是单调重复,就会使儿童失去活动的兴趣。因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材料,让儿童在撕、揉、卷、折叠、箭、贴等活动中了解纸的软硬程度以及它的可折叠、可分解等特征;在拍打、压、滚、掼、团、搓、捏等活动中,了解泥的可塑性。让儿童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