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地图

时间:2025-04-10 21:04:19编辑:分享君

越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春秋时候的越国在现在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今天广东的简称就是“粤”和“越”读音相同,在古代意思也是一样的。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 ),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华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扩展资料:纵观越国从立国至灭亡,其疆域大体经历了五次重大的变化:夫谭、允常时期的疆域;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的疆域;吴增封越国土后的疆域;越灭吴后的疆域;楚打败越王无彊后的疆域。夫潭、允常以前的越国疆域,由于文字失载,难以考定。夫谭、允常在位之时,先秦、两汉史籍已有记载,虽然内容不多,但大致可以勾勒出其疆域的轮廓,《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云:“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干。”所谓“故界”,当指勾践即位之前其祖父、父亲在位时的国界。北到浙江至就李,西、南至姑末、写干。就李,同书指出就是“语儿乡,故越界,名日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国

越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越国在现在的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地区。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越国在战国时的疆域战国时永、郴、衡、潭、岳、鄂、江、洪、饶并是东南境,属楚也。袁、吉、虔、抚、歙、宣并越西境,属越也。越国最少在勾践称霸到战国时期,都统辖江西大部分地区。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了越王无彊。实际上,当时楚国只是“尽取地至浙江”,并没有灭亡越国。浙江以东广大地区,仍是越国的天下。此时越国疆域缩小至今钱塘江以东地区。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越君降秦,秦在越故地设会稽郡,越国灭亡。

在哪本书能看到战国时期各国的疆域地图,我说的是中国,别扯到日本那去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百度文库,新浪资料,自己去下载。
春秋、战国图组编例
  一、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前477年)、战国(前476年至前221年)两个时期各图幅,根据金文、《诗经》、《左传》、《国语》、《古本竹书纪年(辑本)》、《战国策》、《山海经》、《禹贡》、《史记》等史料编绘,并选取了部分考古遗址入图。
  二、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全图各一幅,画出全国范围内见于记载的重要诸侯国、部族、都邑、山川泽薮、关塞、长城等和位于边区的一些考古遗址。
  三、春秋、战国各有分幅图若干幅,按当时主要诸侯国疆域分幅,用较大比例尺将见于记载有方位可考的地名和已发现的考古遗址尽可能全部画出。春秋分为秦晋(附成周、新田附近扩大图)、郑宋卫、齐鲁、楚吴越、北燕五幅;战国分为韩魏、赵中山、齐鲁宋、燕、秦蜀、楚越六幅。
  四、因资料缺乏,全图、分幅图都不画疆界,仅在适当方位标出国名、地区名、郡名等。战国时期另制《诸侯称雄形势图》一幅,画出公元前350年时各国的大致疆界。
  五、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部族、都邑等,不同资料中的名称往往不同,图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名称作正式注记,其他用括注附见。
  六、全图中诸侯国不分大小,其国都用同一符号表示,分幅图中分为大国小国二等,采用不同符号。
  七、国名除标注于国都符号旁外,大国在其疆域范围内另用较大隶体字标出,小国不另见。
  八、诸侯国、部族曾经迁徙者,尽可能一一画出,用数字标明其先后次序。
  九、不同封国而名称相同,图中仍循前人惯例于国名上冠以方位字,如上鄀、下鄀、东虢、北虢等,以资区别。
  十、根据杨宽《战国史》,画出战国时期各国封君的封邑,用较小于国都,较大于一般城邑的符号表示。
  十一、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县,图中用城邑符号表示,注记加“县”字。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因无法确定郡治所在和郡境范围,故只在适当位置作与地区名相同的注记,加注“郡”字。
  十二、部族名按其强弱大小,在大致方位上用大小不同注记予以表示。
  十三、凡见于记载的山川泽薮,尽可能画出。原记载只出现专名而不缀以山川泽薮等字样的,图中一律加注“山”、“水”、“泽”等字。
  十四、河水下游河道,采用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载《历史地理》创刊号)一文中的考证结论,春秋时期画出《汉志》河、《禹贡》河两条道,战国时期画出《汉志》河、《禹贡》河、《山经》河三条道,表示河水在各该时期曾先后或同时流经这几条河道。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
  春秋时期全图
[图]
  晋 秦
[图]
  郑 宋 卫
[图]
  齐 鲁
[图]
  北燕
[图]
  楚 吴 越
[图]
  战国时期全图
[图]
  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元前350年)
[图]
  韩 魏
[图]
  赵 中山
[图]
  齐 鲁 宋
[图]
  燕
[图]
  秦 蜀
[图]
  楚 越
[图]


求:春秋战国时代有疆域划分的地图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7%EF%B5%D8%CD%BC&in=21357&cl=2&cm=1&sc=0&lm=-1&pn=6&rn=1&di=969009481&ln=704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7%EF&in=25783&cl=2&cm=1&sc=0&lm=-1&pn=1&rn=1&di=1306372928&ln=2000


吴王夫差本来已经打败了越王勾践,可为什么他没有杀死勾践?

吴王阖闾得知越国进攻吴国的消息,立即从前线回师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发兵攻打越国,两军在槜李决一死战。结果吴军大败,阖闾中箭受了重伤,阖闾临终前,对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要忘越国的仇恨。夫差见杀父仇人如此低声下气,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且见越国仅余五千残军败将,料勾践这条泥鳅再也翻不起大浪,故心一软,“将许之。”伍子胥坚决阻止吴王:“天以越赐吴,勿许也!”夫差一琢磨:对呀,对杀父仇人岂能心慈手软!于是拒绝勾践请和。当时如果他继续主张攻占,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损伤国力,为了日后的称霸,他选择暂时放过勾践。同样的,在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趁着吴国没有缓过劲来,率兵北上,直逼姑苏城,两军在太湖边大战,越国大败,并把越王勾践困在了会稽山。这时范蠡出了个主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建议忍辱负重投降,他日复国,文仲到吴军求和,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世上有多少人,会主动让自己的心尝到苦的滋味呢?除非他的心遭受过永远无法忘记的苦楚,勾践就是这样的人。越人民风古朴强悍,喜欢快意恩仇,惹翻了他们,自己的后顾之忧少不了,大后方不稳固,自己怎么能驰骋中原呢?思前想后,为吴国称霸大局考虑,夫差决定,暂且不杀勾践,放他一马。就其实以当时吴国的实力是远胜于越,不知道是不是自以为是的原因,最终在槜李被勾践骑兵打败,身负重伤,不久就死了。

越王勾践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他又是如何打败吴王夫差的?

勾践继位之后,他的父亲越王允常在位时期,越国和邻近的吴国经常发生战争,吴国是个姬姓诸侯国,也算是周王室的小宗。《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说,“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为了避免亡国的局面,勾践夫妻俩和一批大臣被挟持到吴国作为人质,勾践夫妻俩就像农夫农妇一样过着凄惨的生活,吴王夫差要上马,勾践就跪下来做人肉上马石。越王勾践在会稽被吴王夫差赦免之后,于公元前492年五月带着范蠡、文种到吴国作人质。勾践等人在夫差面前毕恭毕敬、一副奴仆面孔,被夫差弄去喂马,还替夫差拉马,两年之后,夫差对他们基本失去戒心,将他们放回越国。勾践又针对夫差的另一个弱点展开攻势:好色,为此,勾践找到两名绝色美女,一个是西施,一个是郑旦,花了三年时间来包装、训练。西施与郑旦的任务,就是送给夫差后,以美人计迷惑吴王,让他荒于政事。说白了,两个美女都是怀有特殊使命的间谍。勾践属于典型的“官二代”,他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勾践的父亲允常继位后,与死对头吴国君主阖闾进行了多次的“扳手腕”,结果多次处于下风。重用孙武,训练出一支强军,前506年,大举攻楚,五战五胜,攻进了楚国郢都。后转而攻越,占领檇李。之前,吴国还曾刺死吴王余祭。吴越的家仇国恨越结越深。但这是诸侯争霸的必然结果。吴国如果想北上争霸,就必须解决越国这个后顾之忧,后来允常在患得患失中病死。

上一篇:刘威和杨若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