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测试仪器

时间:2025-04-10 03:24:15编辑:分享君

无线电靠近核辐射源是否会发出"咯咯"的响声

  不会。

  无线电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亦指无线电接受设备(收音机)。
  辐射源指能发射电离辐射(电磁波)的物质或装置。
  由于无线电是一个有限频带,与电离辐射的频率相差极大,所以辐射源不会影响无线电设备使之发出"咯咯"的响声。虽然不排除电离辐射影响无线电设备中某些器件的稳定性,使之发出噪声的可能性,但不能作为常态来对待。
  用于检测电离辐射的常用设备,是盖革计数器。这种仪器工作时当接受的电离辐射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发出一个声音(咯咯、咔咔)根据单位时间内是否发声和发声的次数,可判断电离辐射是否存在以及强度。


无线电监测塔对附近的居民会有辐射吗

在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电磁波充满人类生活空间,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无线电遥控、导航、高压送配电线等均向空中和地面辐射强大的电磁波能量。高频淬火、焊接、熔炼、切割、塑料热合、木材干燥、电磁理疗、微波治疗、微波加热等感应加热设备均会向环境发射与泄漏一定强度的电磁能,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电子烟雾的海洋里。
电磁波污染
电子工业问世以来,不仅使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也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舒适。但是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辐射出的电磁波,有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要素之一,并危及人体健康,从而成为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之后的人类环境的又一大公害。
电磁波及其分类 电磁波是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各种光线和射线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其中以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的波长最短。本节阐述的电磁波是指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按波长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和混合波;按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特高频。
1?高频。即中波和短波。波长10~3000米,频率105~3×l07Hz,如高频淬火、熔炼、焊接、切割等感应加热设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塑料加工、食品烘干设备,无线电广播与通讯等。
2?超高频。即短波1~10米,频率3×107~3×l08Hz,如无线电通讯、电视信号发射、医疗电器设备、电气化铁路等。
3?特高频。即微波。波长1~<0.07米,频率3×l08~3×l0?10?Hz,无线电定位、导航、雷达等。都是人为产生电磁波的来源。
电磁波污染来源 我国某地居民发现室内电灯不用开关每天都亮着,一拿起电话听筒里面就传出乐声。后经查实,原来附近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离居民住宅太近,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使居民家的电灯、电话感应出电所致,这就是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波污染的事例。造成电磁波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扩大,建筑用地日趋紧张,使原本处于郊区的大功率电磁发射台、电视广播发射台站逐渐被新建居民区包围;卫星通讯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众多的卫星地面站,有的地区发射天线过密(北京有的地区超过20座);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其电磁波信号采用直线传播,在市区高层建筑上架设许多起联络作用的基地台站,天线林立,形成相互间的交调干扰,还有部分架设不合理的天线对附近高层住宅居民产生电磁波污染;传输电力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和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使电磁污染增加;另外,家用电脑、彩电、音响、微波炉、电磁灶、无线手机、电热毯都会辐射出电磁波,也会造成环境电磁污染。如果使用不当就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中,电热毯的危害尤其应引起高度警惕。
电子产品或设备在空间形成的许多电磁波不仅相互干扰,使它们的功能异常,如显示屏图象不清晰,短波通讯线路严重干扰,话质下降,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质量下降,电视突然不清楚,收音机出现丝丝拉拉杂音等,而且当达到一定强度时,在无形中对人产生伤害。?电磁波对人的危害
电磁波污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却无处不有。人体时时处处处于一定能量电磁波辐射环境中,当其频率超过105HZ以上时就对人体有害。电磁波辐射源的输出功率越大,辐射强度越大,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距离越近,接触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空气越不流通,则对环境污染程度越大,并且女性和儿童受危害更严重。
电磁波会扰乱人体自然生理节律,导致机体平衡紊乱,引发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使人乏力、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还能使人体热调节系统失调,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障碍、白细胞减少;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磁波使体内生物电发生干扰和紊乱,导致脑电图、心电图检查异常,延误疾病诊断,影响治疗。由于电磁波的穿透力强,故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可深入内层组织和器官,往往人体还未感到疼痛,内层组织己受到损伤,它还促使癌组织生长,致使癌发病率增高。电磁波还会引起视力下降。当强度为100毫瓦/厘米2的电磁波照射眼睛时,会使晶体发生水肿,可发展成白内障,甚至会导致失明。强度为5毫瓦/厘米2~10毫瓦/厘米2的电磁波,人的皮肤感觉虽不明显,但可影响生育和遗传。妇女在电磁波作用下,月经周期发生明显改变,可引起孕妇流产和基因缺陷,可增加小儿出生后癌症的发病率。长期处于强电磁波作用下的儿童,其癌症发病率比在低电磁波下的儿童高2~5倍,电磁波也是白血病、淋巴癌、脑肿瘤的诱因。
高频焊接、高频淬火、高频熔炼、射频溅射、电子管排硅对接、半导体封容、短波与微波理疗、微波加热等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广播电视、通讯基站及信号发射台(塔)发射功率越来越大,各种移动通讯基站密布,天线林立,使局部空间的电磁彼强度过高。受到电磁波影响最直接最严重的是电视台、广播电台、雷达通讯站(台)及发射塔周围的居民。这些强大的电磁波(一般功率10~90千瓦),可损伤人的血液和眼睛,损伤染色体,产生畸形胎儿,甚至导致中枢神经失常。
人们通过长期研究后发现,纵横交错的高压线除破坏环境美观外,由于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对附近的人会产生有害影响。这主要决定于电磁场强度。人们接触到电磁场强度达到50~200千伏/米时,可出现头痛、头晕、疲乏、睡眠不佳,食欲不振,血液、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当然这里指的是电压在100千米以上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按规定一般不许从居民区通过,所以,一般人可免受其危害。而城市及居民区常见的多是电压1千米以下的配电线路,架设在规定高度,对人体的影响甚微。1~100千米之间的高压输电线路,不得不通过居民区时,按规定架设高度应距地面6.5米以上。
有关资料表明:电脑显示器所发出的电磁波辐射,长期作用,会使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危害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对怀孕头3个月胎儿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比妊娠中晚期要大的多。
人们对手机的电磁辐射问题十分关注。尽管到目前为止,关于手机对使用者的电磁波危害,特别是致病机理尚无定论,但环保部门对手机辐射的监测结果已表明,使用手机时,局部环境有超过标准限值的强电磁波。虽然手机电话的发射功率己有所减小,但由于通话时手机天线离大脑过近(5~10厘米),长时间通话则受到电磁辐射。目前己有一些研究及报道表明,经常使用手机电话,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部局部发热、眼痛、流泪等),由于电磁辐射对人的作用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研究也需要较长周期,所以,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电磁波防护控制措施
为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卫生部,1989年12月22日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规定居住区环境电磁波强度限制值。为防止电磁波对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对于长、中、短波应小于?10微伏/米?,对超短波应小于5伏/米,对于微波应小于10微瓦/厘米2。在电视塔与居民区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针对移动通讯发展状况,我国北京等城市环保部门对移动通讯基站天线的架设也做出相应的规定,以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
根据电磁波随距离衰减的特性,为减少电磁波对居民的危害,应使发射电磁功率大的、可能产生强电磁波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如电视台、广播电台、雷达通讯台站、微波传送站等,尽量设在远离居住区的远郊区县及地势高的地区。必须设置在城市内邻近居住区或居民经常活动场所范围内的工作场所或设施,如变电站等应与居住区间设置安全防护距离,保证其边界符合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对电磁波辐射源需选用能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铜、铝、钢板、金属丝、高分子膜等材料制成的屏蔽物品,建立电磁屏蔽措施,将电磁辐射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之内。
高压特别是超高压输电线路应架设在远离住宅、学校、运动场等人群密集区的地带;使用电脑及一些监视和显示设备时,应选用低辐射显示器产品,并保持人体与显示屏正面不少于75厘米的距离,侧面和背面不少于90厘米,最好加装有效屏蔽装置。
应确保设置在市区内各种移动通讯发射基站天线高度高于周围附近居民住宅,天线主发射方向避开居民住宅方向;特别是在幼儿园所、学校校舍、医院等设施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立发射天线。
为防止电磁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应经常对居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使用手机电话时,尽量减少通话时间;手机天线顶端要尽可能偏离头部,尽量把天线拉长;观察到手机信号接通后,再移到耳边;在手机电话上加装耳机,在目前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选择。
另外,建议每天可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者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辣椒、柿子椒、香椿、菜花、菠菜、蒜苗、雪里蕻、甘蓝、小白菜、水罗卜、红罗卜、甘薯等;多食用新鲜水果如柑橘、枣、草莓、山楂等。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西红柿、瘦肉、动物肝脏、豆芽等;通过这些饮食措施,对加强防御功能是有益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预防和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磁波辐射是近三四十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现在人们对电磁辐射仍处于认识和研究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由于它看不见、摸不着、不易察觉、很陌生,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疑虑。另外,有些关于电磁辐射的报道不太客观,缺乏科学性,以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一般的说,判定电磁辐射是否对居住环境造成污染,应从电磁波辐射强度、高度、主要辐射方位与辐射源的距离、持续时间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产生直接危害。设置在城市内高层建筑上的通讯基站天线,如果发射功率适当,架设高度、主射方向合理,从目前科学认识水平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加强电磁防护的同时,对电磁波污染也应采取客观分析、科学对待的态度,切不可人云亦云,不负责任地盲目夸大,造成人们认识的混乱。当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危害的认识会逐渐深入,许多谜底终将被人类揭示。


EMC是什么意思?

EMC是指电磁兼容性,是英文词语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指设备或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同时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国际上大多对电器组件或装置进行EMC认证,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器组件或装置在电磁环境中能够具有正常工作的能力。扩展资料EMC认证过程1、在抽样母体中随机抽取样品,其中不同样品用于检测和企业留存备查。2、从用于检测的样品中随机抽取1台进行EMC检验,检验结果按比认证执行标准规定的限值加严2dB进行判定。3、若单台样品的测量结果满足比认证执行标准规定的限值严2dB的要求,则判定样品检验合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MC

emc是什么意思?

EMC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简称,中文名称为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拓展资料许多电磁干扰问题是由地线产生的,因为地线电位是整个电路工作的基准电位,如果地线设计不当,地线电位就不稳,就会导致电路故障。地线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地线电位尽量稳定,从而消除干扰现象。无论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发射还是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或者电路之间产生相互干扰,线路板都是问题的核心,因此设计好线路板对于保证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设计的目的就是减小线路板上的电路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减小线路板上电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电磁兼容主要测试设备是什么?

电磁兼容emc测试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能力。EMC主要由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性EMS组成。电磁干扰EMI是指因电磁干扰而引起的设备或系统的性能下降。电磁敏感性EMC是指设备对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的抗扰度。EMC检测主要是为了确认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并且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EMC检测具体项目,适用标准及要求如下:1. 电磁干扰EMI传导电磁干扰: GB/T 17626.6-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辐射电磁干扰:GB/T 17626.3-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2. 电磁敏感性EMS静电放电抗扰度:GB/T 17626.2-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GB/T 17626.3-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GB/T 17626.4-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GB/T 17626.5-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6-200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GB/T 17626.8-200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脉冲磁场抗扰度:GB/T 17626.9-2011: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GB/T 17626.10-199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振荡波抗扰度:GB/T 17626.12-199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都有哪些?

电磁兼容EMC试验主要包括电磁干扰EMI试验和电磁耐受性EMS试验。
具体试验针对不同的产品和参照的标准有所不同。
参照GBT1762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常规试验有:
信号端口和电信端口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挠度
信号端口和电信端口浪涌(冲击)抗扰度
信号端口和电信端口工频磁场抗扰度
信号端口和电信端口电快速瞬变抗扰度
静电放电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抗扰度
注入电流(射频感应场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浪涌(冲击)抗扰度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emc测试是什么?

EMC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EMC)全称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的是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1)静电放电抗扰度(ESD)。测试依据的标准是IEC 61000-4-2 Criteria B,测试目的是检验单个设备或系统抗静电泄放干扰的能力。测试原理:ESD实验是模拟人体、物体在接触设备时产生的静电放电或人体、物体对邻近物体的放电包括直接通过能量的交换,引起器件的损坏或放电所引起的近场(电场和磁场的变化),造成设备的误动作。2)辐射电磁场(80MHz~1000 MHz)抗扰度(RS)。测试依据的标准是IEC 61000-4-3 Criteria A,测试目的是检验单个设备或系统抗电场干扰的能力。EMC测试目的: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其定义为“设备和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该定义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该设备应能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即该设备应具备一定的电磁抗扰度(EMS);其次,该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骚扰不能对其他电子产品产生过大的影响,即电磁骚扰(EMI)。

EMC测试是什么?有什么测试内容?

EMC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EMC)全称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的是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
简单介绍
EMC=EMI+EMS
EM(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骚扰测试
1辐射骚扰测试(RE)
2传导骚扰测试(CE)
3功率骚扰测试(CLAMP)
4·谐波电流测试(Harmonic)--测试标准:EN 61000-3-2
5电压变化与闪烁测试(Flicker)-测试标准:EN 61000-3-3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扰度测试
1.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测试标准:IEC/EN61000-4-2
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RS)-测试标准:IEC/EN 61000-4-3
3.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标准:IEC/EN 61000-4-6
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EFT)--测试标准:IEC/EN 61000-4-4
5浪涌(冲击)抗扰度(SURGE)-测试标准:IEC/EN 61000-4-5
6·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测试(DIPs)--测试标准:IEC/EN 61000-4-11
7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PFMF)-测试标准:IEC/EN 61000-4-8
以上是优耐检测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咨询优耐检测。


上一篇:达拉斯小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