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微滤、纳滤的过滤标准是多少?
1.超滤膜(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2.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3.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4.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滤膜种类有哪些?
微滤膜:能截留大于0.1-1 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超滤膜:能截留能截留大于0.01微米的物质。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
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
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反渗透膜: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介于苦咸水的12bar 到海水的70bar。
微滤膜是什么?
微过滤是一种精密过滤技术,介于常规过滤和超过滤之间。过滤一般分深层过滤和筛网状过滤。常规过滤多属深层过滤,它所用的介质如纸、石棉、玻璃纤维、陶瓷、布、毡等,都是一些孔形极不整齐的多孔体,孔径分布范围较广,无法标明它的孔径大小,过滤时粒子是靠陷入介质内部曲折的通道而被截留。截留率则随压力的增加而下降,因介质厚,对颗粒的容纳量大,相应截留率也高,主要用于一般澄清过滤。而微滤所用的过滤介质具有类似筛网状的结构,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形态较整齐的多孔结构,孔径分布较均匀。过滤时使所有直径大的粒子全部被拦截在滤膜表面上,压力的波动不会影响它的过滤效果。与一般深层过滤介质相比具有以下特性。
(1)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 微孔滤膜能制成比较均匀的孔径,这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过滤时,它能使比孔径大的颗粒和细菌全部被拦截在滤膜表面,所以经常被作为起保证作用的手段,有“绝对过滤”之称。
(2)孔隙率高,流速快 微孔滤膜上有千百万个微孔,其微孔的体积约占膜总体积的70%~80%。由于孔隙率高,膜又薄,因而阻力甚小,对液体和气体的过滤速度可比同等截面积的其他常用介质快几十倍。
(3)微孔滤膜薄,吸附少 微孔滤膜的厚度一般为0.1~0.15mm(或100~150μm)。滤膜对溶质的吸附量极小,因而适用于微量溶液及贵重物粒的过滤。
(4)无介质脱落 微滤膜是均匀的连续的整体结构,没有碎屑脱落,而一般深层过滤介质有可能脱落碎屑或纤维而使滤液再次污染。
(5)颗粒容纳量小,易堵塞 微孔滤膜质地薄、孔径均匀,阻留只限于表面,所以极易被滤液中与孔径大小相仿的微粒或凝胶物质堵塞。因此,微孔滤膜主要用来进行精密过滤,对于含杂质较多的液体,必须结合深层过滤或其他预处理方法才能得到好的过滤效果,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目前在纯净水的生产中微滤是必需的,用作精滤,作为反渗透膜和灌装前的保安过滤。
微孔滤膜是什么?
微孔滤膜是利用高分子化学材料,致孔添加剂经特殊处理后涂抹在支撑层上制作而成。在膜分离技术应用中,微孔滤膜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膜品种,使用简单、快捷、被广泛应用于科研、食品检测、化工、纳米技术、能源和环保等众多领域。微孔滤膜主要由精制硝化棉,加入适量醋酸纤维素、丙酮、正丁醇、乙醇、等制成,亲水,具有无毒卫生,是一种多孔性的薄膜过滤材料,孔径分布比较均匀穿透性的微孔,微孔率高达80‰的绝对孔径。主要用于水系溶液的过滤,故也称水系膜。平板薄纸型滤膜(Flat Sheet Membrane) 、中空纤维型滤膜(Hollow Fiber Membrane) 和管状型滤膜(Tubular Membrane)。其中,平板薄纸型滤膜又依其结构差异,可再细分为“无支撑物之平板薄纸型滤膜”(Unsupported)与“有支撑之平板薄纸型滤膜”(Supported)两种。根据两者制造所需科技的要求,“无支撑物之平板薄纸型滤膜”比“有支撑物之平板薄纸型滤膜”的生产工艺更为精密与复杂。
微孔过滤乃筛分过程,属于精密过滤。微孔精密过滤是指滤除0.1μm至10μm 微粒的过滤技术,一般而言,过滤机理分表面型与深层型两类。微孔过滤乃筛分过程,属于精密过滤。经由高级技术制造的MF膜其过滤机理为表面型过滤。因过滤孔径固定,故可确保过滤的精度与可靠度。深层过滤又分非固定不规则孔径与固定不规则孔径,前者如化纤绕线型滤芯,一般只作为比较粗糙的预过滤。
df到底是什么意思
df是自由度的意思,是英文degree of freedom的缩写。是计算某一统计量时,取值不受限制的变量个数。公式为:df=n-k。其中n为样本数量,k为被限制的条件数或变量个数,或计算某一统计量时用到其它独立统计量的个数。用于抽样分布中。定义:统计学上,自由度是指当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的参数时,样本中独立或能自由变化的数据的个数,称为该统计量的自由度。一般来说,自由度等于独立变量减掉其衍生量数。举例来说,变异数的定义是样本减平均值(一个由样本决定的衍生量),因此对N个随机样本而言,其自由度为N-1。数学上,自由度是一个随机向量的维度数,也就是一个向量能被完整描述所需的最少单位向量数。举例来说,从电脑屏幕到厨房的位移能够用三维向量来描述,因此这个位移向量的自由度是3。自由度也通常与这些向量的座标平方和,以及卡方分布中的参数有所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