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上册物理

时间:2025-04-04 23:09:40编辑:分享君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物理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之一,为了在物理中考中想要取得好成绩的话,在平时就要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下面我整理了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内能与热量知识点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电学初步知识点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 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 1.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要横平竖直; 3.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 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 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杠杆招生梳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杂,学生们一定要扎实把握,我整理了一些物理重要的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2)三种电路: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强弱。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公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以上是我整理的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上一篇: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