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一般都用什么材料做的?
房屋建筑中的柱子一般根据建筑结构体系或使用功能需要确定的。柱常采用原木、砖、钢筋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构筑。
1、目前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是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常用作楼盖的支柱、基础柱等。
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主要考虑工程性质和使用要求确定,同时亦便于施工、节约模板和保证结构的刚性。方形柱和矩形柱的截面模板最省,施工制作简便,使用最广泛。方形适用于接近中心受压柱的情况;矩形是偏心受压柱截面的基本形式。单层厂房柱的弯矩较大,为了减轻自重、节约混凝土,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常采用薄壁工形截面的预制柱。当厂房的吊车吨位较大,根据吊车定位尺寸,需要加大柱截面高度时,为了节约和有效利用材料,可采用空腹格构式的双肢柱。双肢柱可以是现浇的或预制的,腹杆可做成斜的或水平的。
2、高层建筑为了压缩混凝土柱截面,将型钢置于柱中以增强柱子的承载能力,常用的型钢截面有十字形和方管形,即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
由于型钢外部有混凝土的约束,型钢的长细比的限值比纯钢结构增加百分之50,柱内有型钢不需要考虑轴压比。柱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采用型钢与混凝土分别计算的迭加法。
3、多层砌体建筑中常采用砖组砌成柱,一般砖柱截面尺寸为240*240/370*370/370*490/490*490mm
砖柱组砌应使柱面上下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1/2砖长或1/4砖长;在柱芯无通天缝且严禁用包心组砌。
4、木结构在中国古代一直占统治地位,梁柱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其由跨距较大的梁、柱结构形式作为主要的传力体系,无论竖向荷载,还是水平荷载,都由梁柱结构体系承受,并最后传递到基础上。木结构一般采用杉木、云杉、松木、栗木、榉木、柏木、楠木、樟子松、铁杉、菠萝格等;木柱的断面一般按原木直径稍作加工,也有采用矩形断面的。
人民大会堂前面的那根柱子是什么?
人民大会堂前面的那根柱子是华表柱。天安门的华表前后各有一对。耸立在天安门前的高大汉白玉华表,围绕着天安门共有四座。华表的上部有两个圆盘形的柱帽称为承露盘,其上雕刻着蹲立的龙状神兽。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高为9.57米,重20000多公斤。在直径为98厘米带有层层回环不断的云朵石柱上,盘绕着一条巨龙,龙四足,无爪雕饰得卓约生动,跃然飞舞,可谓鳞角峥嵘,臂爪劲健,给人以玉龙遨游云天之感。在雕龙巨柱顶端,横叉着白石云翅,呈朵状。云翅上面是圆型承露盘,盘上有一蹲兽,名“望天”。在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四面雕刻云龙,外面四周环绕白石雕花栏杆,栏杆四角柱头上,雕有四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狮子,头朝的方向与“望天”的方向一致。扩展资料:天安门华表的传说据说华表顶上的蹲兽叫吼(音),是龙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习性。天安门前面那对华表上的石面向南,望着皇宫外头,人们称之“望君归”。负责注视皇帝外出时的行为,盼望皇帝早日回宫,不要老在宫外寻欢作乐,久出不归,荒废朝政。当皇帝外出游玩久久不归的时候,“望君归”就说话了:“君主啊,不要在外面游逛了,回来料理国事吧,大家日夜盼望君主回来,把眼睛都快望穿了。”在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面向北的石,翘首宫内,人们称之“望君出”。负责监视皇帝的宫廷生活,如果皇帝深居后宫,不经常出来查看民情,便劝戒皇帝说:“君主啊,不要老是呆在宫殿里,只顾和后妃取乐,该出来看看人民的苦难吧,大家日夜盼望君主出来,把眼睛都快望穿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