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清世祖、清圣祖分别指谁?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世祖: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清圣祖: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清世祖: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清圣祖: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扩展资料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他亲政以后不过10年。一方面革除了明朝末年的许多弊政,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满族统治者自身的某些落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以笼络汉族士大夫洗刷关外伧荒,从而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中国领土的统一。这就为康雍乾时期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临是清朝开国时的关键君主,在中国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清太祖是甚么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满文: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原姓不明,后改姓爱新觉罗(明朝文献称:童、佟),名努尔哈赤,号淑勒贝勒,后金太祖高皇帝。 关于努尔哈赤的名字,明朝人文献多记载为童或佟奴儿哈赤,朝鲜人早期文献记载为老乙可赤、奴儿哈赤,清朝官方文献中则记载为努尔哈齐(见《清太祖实录》)或努尔哈奇,现多称其为努尔哈赤。 尔哈赤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后改称兴京,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祖父觉昌安(明代译作叫场)、父塔克世(明代译作他失)为建州左卫指挥,母为显祖宣皇后。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军事力量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队。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以控制局势。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于万历二年(1574年)叛明被李成梁诛杀。李成梁把努尔哈赤从小就收养在身边,以控制觉昌安、塔克世的建州左卫。所以努尔哈赤小时受到很深的汉文化的熏陶,并担任过明朝的下级军官。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攻打王杲的儿子阿台所在的古勒寨。阿台之妻是觉昌安的孙女(努尔哈赤的堂姐),所以觉昌安、塔克世进城去劝降阿台,因战事紧急被围在寨内。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在李成梁的指挥下攻破古勒寨之后屠城,觉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幸免。努尔哈赤闻讯决心报仇。 万历十二年(1584年)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当时装备短缺,仅有十三副盔甲),也正式开始统一女真的大业。1587年攻克佛阿拉城,自称可汗。据满洲实录,1599年努尔哈赤采用了蒙古文字而为满语配上了字母。1603年迁都到赫图阿拉。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因为努尔哈赤认为朝廷偏袒叶赫部而心生不忿的缘故,愤然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已经彻底地弃置了他对当时汉族朝廷的信任。次年三月,后金发动萨尔浒之战,掌握有利战机,集中兵力,「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大败明军,歼灭明军约六万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大败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宁市),熊廷弼兵败被斩,王化贞下狱论死。1625年迁都沈阳,改沈阳为盛京。1626年一月发起宁远之战,明朝守将袁崇焕以葡萄牙制的红夷大炮击败之,兵退盛京(沈阳)。同年四月,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毛文龙进攻鞍山,努尔哈赤回师盛京。七月中旬,身患毒疽,七月廿三往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初七,大渐,十一,乘船顺太子河而下,病逝于靉(ài)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终年六十八岁。 努尔哈赤死因众说纷纭,一般人相信是受到炮击重伤而死。根据有些学者考证,努尔哈赤的死因应是抑郁症(李鸿彬《满族崛起与清帝国建立》)。驰骋疆场的沙场老将竟败于进士出身袁崇焕之手,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创伤;再者鞍马劳累,积劳成疾,对于传位大事,萌含着家庭之变,也是深怀隐忧。至于他当时有无受伤,此为满人所忌,今日已经无法考证。 努尔哈赤葬于沈阳福陵(今沈阳东陵),庙号「太祖」。
参考: zh. *** /wiki/%E6%B8%85%E5%A4%AA%E7%A5%96
清太祖 努儿哈赤 (1559-1626) 后金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626年9月30日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原姓不明,后改姓爱新觉罗,名努尔哈赤(一作努尔哈齐),号淑勒贝勒,出生喺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后改称兴京,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父亲系塔克世(明代译作塔矢)-建州左卫指挥,母亲系喜塔拉氏。 姓爱新觉罗,女真人。清王朝的奠基者
通汉语
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
在祖居起兵统一女真各部
平定中国东北部,并屡次打败明朝军队,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次年于宁远城之役被明将袁崇焕炮石击伤。忧愤而死。 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参考: zh-yue. *** /wiki/%E6%84%9B%E6%96%B0%E8%A6%BA%E7%BE%85%E5%8A%AA%E7%88%BE%E5%93%88%E8%B5%A4 and greatchinese/emperors/nuerhachi
... 崇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如果他不是被人谋杀的
那么是惟一的例外)、蒙古人的首领林丹汗、朝鲜国王李佑;始终是死路一条的将军和大臣(奋勇抗敌的将军与降敌做汉奸的将军
忠鲠正直的大臣与奸佞 *** 的大臣
命运都没甚么分别
... cbooks/textsearch?job=3&subnameID=4745... - 更多此站结果
参考: yahoo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原姓不明,后改姓爱新觉罗(明朝文献称:童、佟),名努尔哈赤,号淑勒贝勒,后金太祖高皇帝。 关于努尔哈赤的名字,明朝人文献多记载为童或佟奴儿哈赤,朝鲜人早期文献记载为老乙可赤、奴儿哈赤,清朝官方文献中则记载为努尔哈齐(见《清太祖实录》)或努尔哈奇,现多称其为努尔哈赤。 2007-08-27 16:00:36 补充: ~女真族人~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间执政) 继任:八子皇太极 后金:天命 • 天聪崇德 • 顺治 • 康熙 • 雍正 • 乾隆 • 嘉庆 • 道光 • 咸丰 • 同治 • 光绪 • 宣统
清太祖 努儿哈赤 (1559-1626) 姓爱新觉罗,女真人。清王朝的奠基者
通汉语
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
在祖居起兵统一女真各部
平定中国东北部,并屡次打败明朝军队,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次年于宁远城之役被明将袁崇焕炮石击伤。忧愤而死。 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参考: greatchinese/emperors/nuerha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