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又一滴滴女乘客遇害,你怎么看?
又一女乘客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为什么是又,因为滴滴打车已经出了好几次事故了,且都是针对年轻女性,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滴滴打车我们还敢做么?2018.8.24一名23岁温州女孩,因为乘坐顺风车而遇害。后来网上又爆出武汉滴滴司机群里聊天记录,他们“共享”女乘客照片,且都没有打马赛克,此外也是言行恶劣,令人发指。面对这一事件,滴滴打车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却仍然没有去完善自己的打车平台,给乘客安全出行。此外他们应该做一个测试,那些不能通过测试的人通通不准载客。可最让人痛恶的是那群人渣,怎么能够对一个花一样年纪的女孩下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他们的未来,这样做岂不是要了老两口的命么。还有就是他们恶劣的言行,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公然曝照是侵犯他人的权利,况且还说出那么污秽的话,希望相关部门能对这些人严惩。最让人痛心的是有很多人是对女性的指责,说她们穿着暴露,大晚上出门遇害活该……试想如果遇害的是你的家人你还会这样说么?女孩穿着暴露一些,就是那些人渣去强奸的理由么?难道以后女孩子出门就应该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么?这种说法真是可笑至极,男人管不住自己,却要一个女孩来承受痛苦,然后还要背负骂名,这对一个女孩子公平么?最后,希望这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女孩子在学着保护自己的同时,希望那些男人也能管住自己。
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滴滴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滴滴平台应当依法合规地审查司机和乘客的具体信息,由于信息审核不严而发生的纠纷,滴滴应当按照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我国合同法第424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可见,作为居间人的滴滴平台,其义务是为委托人双方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那么,进行严格的信息审核义务,为委托人双方提供真实、准确、合格、合法车辆及驾驶服务,并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就是平台法律义务的具体内容。如果滴滴平台隐瞒了订立合同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用户利益,此时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扩展资料信息审核义务是平台的基础义务。作为提供出行搭乘居间服务的平台,提供真实准确、合理合法的信息是居间人的首要义务,也是确保平台生命力的重要前提。平台两端的乘客和司机完全是基于出行信息发生法律关系的,滴滴平台应当依法合规地审查司机和乘客的具体信息。空姐遇害案中的滴滴平台履行义务的完成程度究竟如何,因目前所了解的具体事实有限,尚无法对滴滴平台法律责任妄下定论,但其法律责任绝不是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可以排除的。嫌疑人刘某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这些具体细节均可以作为判断滴滴未履行严格审核信息义务的重要依据。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空姐被害 滴滴是否该担责?
为什么滴滴乘客遇害上热搜几个月,但是司机遇害就没人报道?
2019年3月24日凌晨,常德市江南城区发生一起命案,一名滴滴司机被害身亡。到24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常德市公安局获得的消息,已有一名嫌疑人自首,经过调查,3月23日深夜,犯罪嫌疑人杨某(男,现年19岁,学生,武陵区人)搭乘网约车从武陵区前往江南城区。3月24日凌晨零时左右,在江南城区大湖路常南汽车站下车时,坐在后排的杨某趁司机陈某不备,朝陈某连捅数刀致使其死亡。据杨某自首后供述,他自己因悲观厌世早有轻生念头,当晚因精神崩溃无故将司机陈某杀害。根据北青报记者报道:24日上午,滴滴平台收到相关消息之后立即与常德警方核实。目前,滴滴已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全力配合警方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平台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探望司机家属。每次乘客遇害网络上就铺天盖地的新闻在传播,司机遇害以后为什么没有人关注,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出事的是滴滴司机,大部分网民不会成为滴滴司机,所以他们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会转。而大部分滴滴司机没这么爱上网爱抱怨,所以他们也不会转。2、出事的是男性,大部分男性不认为自己会被杀,所以不会转。3、这件事中间,既没有空姐,也没有少女,没有那些让人爱关注的标签,所以媒体不知道怎么报道,也就不报道了。微博发了没人转,微信公众号没人写。我想到没人关注,但没想到会这样无人问津。这件事我相信滴滴是知道的,但是他们看到没人关注,估计也就装死了。别说根据这个做什么整改了,就连一条相关微博都没发,连一句“请广大滴滴司机放心”也没有。讲到这里小编就有话要讲了,滴滴司机这份工作非常辛苦,早出晚归,因为小编也跑过网约车,每天都是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十二点左右回家,一日三餐不定时,没单的时候就去带一份快餐回来,吃完就立马上线等单,一个月如果有15000元的流水,才会存下四千块左右,因为用自己的车不划算,所以租的车来跑,一个月租金3800,加上油费,保养费,生活费都减去之后也只能剩下四千左右了,这还不包括违章。所以滴滴司机真的很辛苦,一个月攒下来的一点钱还不够养家糊口的,长期开车做的时间长了还会落下各种病,这点钱养家糊口都困难,更别说开车落下的职业病,挣的钱还不够治病的,所以如果以后在打车的话希望大家能体谅一下司机,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司机都是好人。话说到这里就够了,再往下引申就过了,就借题发挥了。希望能被各位关注,希望这位司机能拿到滴滴之前承诺的3倍赔偿,也希望大家对看起来和自己不那么有关的事情,也可以摆脱冷气,拿出一点热情,关注和讨论一下。这样人人都是炬火,社会也会更温暖一点。
交通部约谈滴滴,滴滴再被约谈的原因是什么?
滴滴公司在3月5日下午,被交通运输部约谈,主要原因是滴滴公司在部分城市调整经营策略时沟通评估不到位,涉嫌侵害了司机的合法权益。这其实不是滴滴公司第一次被相关部门约谈了,这次滴滴爆出在成都、沈阳、南昌、绍兴等城市调整了经营策略,导致部分司机组织要“罢工”抗议,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扒一扒这起事件。一、滴滴调整经营策略,伤害驾驶员切身利益。3月1日,滴滴曝出在上述等城市调整导致部分司机抗议,据成都的一位司机描述,成都地区的起步价降至4.2元,减去滴滴公司0.5元的信息服务费,实际一单到手只有3.7元。滴滴公司这次调整后价格规则十分复杂,包括了起步价、里程费、时长费和远途费。不同类型价格都有所调整,按照滴滴的说法是整体算下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还有增长。但由于宣传和沟通不到位,很多司机对新规没有正确理解,才导致了大规模的抵制行为。二、约谈的主要内容。本次约谈重点强调了三点:第一点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经营行为要坚决整改,保证网约车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第二点是调整经营策略要科学,虽然是自主定价,但必须加强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沟通,广泛征求意见,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合法权益,坚决不能出现“店大欺客”的现象;第三点是要履行社会责任,关爱司机群体,保证司机的收入和身体健康,对利益分配制度要科学研究。三、滴滴公司的是是非非。经过当年的网约车烧钱大战后,滴滴公司基本上可以说是行业内的独角兽企业,这些年的发展也屡屡爆出一些负面新闻,也屡屡被国家相关部门约谈要求整改。它的存在也确实弥补了出行市场的不足之处,但随之而来也带了一些行业问题。实际上资本是逐利的,以前滴滴也调价了多次,但都没有这次引起广泛的抵制,希望引以为戒,大家能理解企业赚钱的想法,但希望是取之有道。以上就是关于滴滴公司这次被约谈的一些情况,滴滴公司也表示了将会按照部委的要求认真整改,确保行业稳定,期望他能说到做到,让我们静观后续发展。
交通部约谈滴滴,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这意味着监管单位对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开始从严监管了,未来对相关违规行为,还会有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媒体报道,交通部日前再度约谈了滴滴公司,并且指出,滴滴公司在多个城市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侵害司机合法权益的现象,不少司机对该现象进行投诉。交通部要求滴滴公司对该问题迅速整改。很快滴滴官方也回应表示,确实遭到交通部的约谈,同时表示,滴滴公司将会反思内部的经营问题,同时对监管单位的要求,会进行积极落实,确保滴滴经营过程中,司机和用户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次被整改了,自然滴滴与优步完成收购之后,滴滴就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绝对的第一名了,也正是因为其垄断的市场地位,导致这些年,关于滴滴平台争议就没断过。早前的空姐遇害案,滴滴平台的安全问题就受到了质疑。之后又是“杀熟”事件,不少用户表示,新的滴滴用户打车价格明显比旧滴滴账号的打车价格要更低,同一段路程,老用户支付的车费价格更高,这让不少人批评滴滴平台的歧视性定价,认为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参考资料: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同志对滴滴公司进行了约谈。约谈指出,滴滴公司近期在部分城市调整经营策略准备工作不充分,沟通评估不到位,涉嫌侵害驾驶员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约谈要求,滴滴公司要正视存在问题,立即开展整改,保障司乘人员合法权益,为全国“两会”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滴滴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深刻反思滴滴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保障驾驶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行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