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换热器管程和壳程,又如何选择呢,求解!谢谢
套管式换热器用两种尺寸不同的标准管连接而成同心圆套管,外面的叫壳程,内部的叫管程。两种不同介质可在壳程和管程内逆向流动(或同向)以达到换热的效果。管程数有1~8程几种,常用的为1、2或4管程。管程数增加,管内流速增大,对流换热系数也增加。但管内流速要受到管程压力降等的限制,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流速为:水和相类似的流体流速一般取1~2.5m/s。对大型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速可增加到3m/s。气体和蒸汽的流速可在8~30m/s的范围内选取。壳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1、单壳程换热器,可在壳程内放入各种形式的折流板,主要是增大流体的流速,强化传热。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换热器,在单组分冷凝的真空操作时可将接管移到壳体的中心。2、放入纵向隔板的双壳程换热器,可以提高壳程流速,改善热的效应,比两个换热器串联要便宜。3、分流式换热器,它适用于大流量且压降要求低的情况,当中的隔板在作为冷凝器时可采用有孔板。4、双分流式换热器,它适用于低压降且当一种流体比另一种流体温度变化很小的情况,以及适用于温差很大或者管程对流换热系数很大的情况。扩展资料结构原理以同心套管中的内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两种不同直径的管子套在一起组成同心套管,每一段套管称为“一程“,程的内管(传热管)借U形肘管,而外管用短管依次连接成排,固定于支架上。热量通过内管管壁由一种流体传递给另一种流体。通常,热流体(A流体)由上部引入,而冷流体(B流体)则由下部引入。套管中外管的两端与内管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内管与U形肘管多用法兰连接,便于传热管的清洗和增减。每程传热管的有效长度取4~7米。这种换热器传热面积最高达18平方米,故适用于小容量换热。当内外管壁温差较大时,可在外管设置U形膨胀节或内外管间采用填料函滑动密封,以减小温差应力。管子可用钢、铸铁、铜、钛、陶瓷、玻璃等制成,若选材得当,它可用于腐蚀性介质的换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壳管式换热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套管式换热器
水冷管壳式冷凝器的结构是怎样的?
水冷管壳式冷凝器是一种依靠水冷却塔作冷却装置的换热器件。可利用河水、湖水或井水作冷却水源,也可直接利用自来水作水源。这种冷却装置适应大、中型中央空调的使用,在家用中央空调中应用较少。水冷管壳式冷凝器的外形如图4-13所示,主要由壳体、端盖、水肋条、管板、水平圈等构成。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汽从上部进入壳体,在水平圈管外冷凝成液体后,依靠重力流至底部再由出液管排出。图4-13 水冷管壳式冷凝器外形冷却水的流程为下进上出,即在水压的作用下从端盖下部进入,再经水肋进行分配后,在管内流动,水每流过管内一次为一个流程,最后从同一端盖的上部排出至冷却塔,如此循环使用。常用壳管式冷凝器性能见表4-5。表4-5 壳管式冷凝器性能表
什么叫壳程,管程?都是干什么用的?
壳程是指流体沿换热器的壳体、管束和档板之间的空隙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所流经的距离。管程在功能上和信号量及PV操作类似,属于一种进程同步互斥工具,但是具有与信号量及PV操作不同的属性。管程封装了同步操作,对进程隐蔽了同步细节,简化了同步功能的调用界面。用户编写并发程序如同编写顺序(串行)程序。扩展资料:管程的属性:共享性:管程可被系统范围内的进程互斥访问,属于共享资源安全性:管程的局部变量只能由管程的过程访问,不允许进程或其它管程直接访问,管程也不能访问非局部于它的变量。互斥性:多个进程对管程的访问是互斥的。任一时刻,管程中只能有一个活跃进程。封装性:管程内的数据结构是私有的,只能在管程内使用,管程内的过程也只能使用管程内的数据结构。进程通过调用管程的过程使用临界资源。管程在Java中已实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