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是什么?
相控阵雷达天线是由若干个辐射阵元在空间中按照一定规律分布、按照一定规律辐射电磁波所构成的。
而这若干个阵元均需要电磁能量的供给才能形成辐射,按照能量供给方式(馈源布置方式)的不同,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
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上,多个阵元由一个馈源供给电磁能量,比如俄罗斯制造的“顶板”雷达天线,便是一种由矩形截面波导反复折叠组成平面,并在波导壁上按一定间隙开缝所形成的缝隙天线无源平面阵,阵面上所有缝隙天线的电磁能量均通过这条矩形波导,由一个馈源提供。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上,每个阵元均有自己独立的馈源,据说我国最新的“中华神盾”170、171两舰的雷达,便是由上千个独立的面辐射单元排列组成的(当前,此种雷达体制使用的还相对较少)。
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如汽车的独立悬挂与非独立悬挂,各有优长,但从长期看,有源相控阵应该是发展方向。
什么是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其快速而精确转换波束的能力使雷达能够在1min内完成全空域的扫描。所谓相控阵雷达是由大量相同的辐射单元组成的雷达面阵,每个辐射单元在相位和幅度上独立受波控和移相器控制,能得到精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雷达工作时发射机通过馈线网络将功率分配到每个天线单元,通过大量独立的天线单元将能量辐射出去并在空间进行功率合成,形成需要的波束指向。功能的多样性,机动性强:相控阵雷达是一部可以代替多部专用雷达工作的系统,它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并且对其进行独立的控制。这些波束可以进行搜索、勘探、识别、跟踪、对目标进行照射以及对导弹进行制导等。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很大程度的对武器系统设备进行减少,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机动能力。
多普勒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的区别
相控阵和脉冲多普勒是雷达的两个不同方向的技术。相控阵是指的天线的排列方式,而脉冲多普勒(PD)是雷达信号的体制。PD可以实现对目标速度、距离的估计;相控阵技术可以对目标角度DirectionofArrival进行估计。多普勒雷达是指利用多普勒效应对目标进行探测,这是针对目标反射信号的处理模式,这是雷达模式的一种,相控阵雷达是指雷达的天线系统采用的是相位控制阵列的模式。雷达工作原理:测量速度原理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发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测量目标方位原理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通过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从而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相控阵雷达和多普勒雷达的区别
相控阵雷达和多普勒雷达的区别在于技术方向。相控阵和脉冲多普勒是雷达的两个不同方向的技术,相控阵是指的天线的排列方式,而脉冲多普勒(PD)是雷达信号的体制。这两种技术是独立的,相控阵雷达同时也可以采用脉冲多普勒的信号体制,最先进的数字阵列可以实现多目标的同时测速测角测距。雷达的多功能应用:从军事应用角度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能同时完成搜索、识别、捕获、跟踪、引导和制导等多种功能,从而替代多部不同功能的雷达。更为重要的是雷达采用多功能相控阵体制之后,能有效地适应高密度饱和攻击等复杂战场环境,这是其他雷达难以完成的,因此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出现是现代雷达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从民用角度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硬件结构可同时搭载不同信号处理固件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使其具备侦测不同目标的功能,例如气象目标、低空目标、海面目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