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经常按摩太白穴对健康很好,主要作用有瘦大腿、治疗便秘、腹胀、胃痛、脚气、消化不良、呕吐腰痛等。 太白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内侧,在大脚趾与脚掌交界的关节后面,有一个大的高起的骨头,这骨头往脚掌方向的内侧缘便是太白穴。太白是脾经的原穴,经常按摩或艾灸该穴位,可以补脾,起到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理气和胃、祛湿止泻、降逆止呕、消食化滞,通腑泄热的作用,有利于调理脾虚症,此外按揉太阳穴还可以调节血糖。 太白穴按摩手法 吃饭之前,用一只脚的脚跟踩压着另一只脚太白穴的位置,踩压3分钟就可以了。 用手按摩的时候,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每天坚持按揉3到5分钟。
太白的准确位置图 按摩太白的好处
1 太白的准确位置图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即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处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2 太白穴的穴名解析 太,大的意思;白,肺的颜色,气也。“太白”的意思就是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此处穴位的物质是从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到达此穴位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而得名。 3 太白穴别名解析 太白也称大白穴,此穴也是脾经腧穴,足太阴原穴,作为脾经腧穴,它是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作为足太阴原穴,是因为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此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能够较好的补充脾经经气的不足,是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4 按摩太白的好处 1.太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原穴,对脾的保健很关键,刺激该穴位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之功,能治疗各种脾虚,如先天脾虚, 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对因脾虚引起的食欲缺乏,浑身乏力,犯困,水肿,腹泻,腹胀,大便溏薄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治疗脚气,便秘,痔疮等 2.点揉太白可以调控血糖指数,血糖高的可以降下来,血糖低的可以降下去。 3.人突然运动或者搬体了过重的物品,就会导致脾气耗损太多,使得肌肉内部气亏,此时敲打或用力揉按太白,能调理疏通经气,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等症状,人体运动过度造成的局部受伤也可以用此方法治疗。
太白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太白的准确位置在脚底内侧边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的凹陷处,也就是脚的内侧边缘靠近大脚趾的地方。太白穴在人体的穴位上,是脾经的原穴,也是健脾的重要穴位。
太白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太白穴的由来,太,是大的意思。白,指肺的颜色,气也。太白的意思就是脾脏的湿气在此吸热蒸发,转化为肺器官中的气。穴位的物质是从大都穴传来的湿气,到达太白穴位后,受夏天热燥将湿气蒸发掉,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而得名。
人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或者搬了过重的物品,就会耗损脾气,使得肌肉内部气亏,此时敲打或用力揉按太白,能调理疏通经气,迅速消除肌肉酸痛。
怎样按太白的准确位置?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揉太白穴能够有效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达到止泻及促进物质转化的目的。按揉时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侧太白穴,以穴位处感到微微酸痛为度,反之亦然。不必用太大的力气,每天坚持3~5分钟。名称释义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脾经俞穴。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秋高气爽却哈欠连天?解“秋乏”常按三穴位、百度百科--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