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的资料
神舟五号至神舟十六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部分,旨在推进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实现宇航员的空间探索和提高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神舟五号是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载人太空飞行任务,在2003年成功将中国的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送入太空;神舟六号是继神舟五号之后的第二次载人航天任务,完成了两名宇航员在轨使用舱内相对运动、冷却系统等关键技术实验,取得重要科学成果;神舟七号于2008年发射,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神舟九号于2012年发射,实现了中国空间实验室的概念;神舟十号于2013年发射,开展了中国首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十一号则是中国首次实现三名宇航员的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并且在太空中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神舟十二号于2021年发射,实现了中国在外层空间建立空间站的历史性突破。从航天任务关注的角度来说,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的各项任务都有各自的重点和目标。除此之外,这些载人航天任务在技术实现和实战应用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成果。神舟五号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征服太空的进步,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神舟六号开展的实验任务为后续科学实验积累了重要经验;神舟七号的太空行走为中国中期和长期任务的成功开展打下了基础;神舟九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实验室建设的重要进展;神舟十号对接成功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太空站建设提供了稳步发展的路径;神舟十一号开展宇航员的长期驻留工作,对中国深度参与太空事业之路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启动,也标志着中国进一步掌握太空技术的同时,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难看出,自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各项任务的开展,都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国内航天科学家们的技术热情,也为全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在未来中国航天追求的发展路径中,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所做的一切都将作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
神舟一号至九号的资料
1、神舟一号飞船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中文名: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时间: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发射地点: 酒泉航天发射场运载火箭: 长征2号F返回时间: 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 2、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二号飞船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中文名: 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返回时间: 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返回地点: 内蒙古中部地区 3、神舟三号飞船神舟三号飞船“神舟”三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单位为这次发射研制了对地遥感、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船载仪器和地面测控设备。中文名: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返回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4、神舟四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中文名: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时间: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返回时间: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中文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 杨利伟返回时间: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6、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六号任务徽章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中文名: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在轨时间: 115.5小时7、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翟志刚出舱作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文名: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发射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航天员: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返回时间: 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8、神舟八号飞船神舟八号飞船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中文名: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间: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返回时间: 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主要任务: 与天宫一号对接9、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发射塔架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中文名: 神舟九号飞船简称: 神九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间: 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搭载人数: 2男1女神舟九号飞船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扩展资料神舟飞船的各个舱段细分神舟飞船共有四个舱段,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1、轨道舱:位于飞船前部,是一个圆柱体。轨道舱一端连接着返回舱,另一端可与空间对接机构。舱内有加压阀门和对地观测舷窗,是飞船在轨期间航天员的生活区、试验区以及储物区。2、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外形呈倒椎体钟形。别看返回舱外形笨拙,它其实是航天员发射和返回时乘坐的舱段,它的侧壁开设了两个窗口,可供航天员观测景色使用,方便驾驶飞船。3、推进舱:位于飞船后部,外形为后端带短锥型的圆柱体,两侧装有一对太阳翼,推进舱内部装有变轨发动机,能够为飞船提供动力,使飞船能够自如的调整飞行姿态和飞行轨道。4、附加段:也叫过渡段,主要用于与其他航天器交会对接前进行测试、验证,同时也能够安装其他仪器进行空间探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飞船
神舟号一共有几个号?
神舟号一共有十二个号。具体如下: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升空。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神舟四号飞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于2003年1月5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这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神舟五号飞船作为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0月17日,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飞船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飞上太空。9月27日,翟志刚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2011年11月1日发射升空,之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升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顺利进入太空。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升空。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飞船一共有几号
截止目前我国已发射神舟系列十一艘太空飞船。神舟飞船简介: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飞船发射时间:1、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06时30分。2、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01时整。3、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4、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5、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号09时整。6、神舟六号:2006年10月12日09时整。7、神舟七号:2008年9月28日21时10分。8、神州八号:2011年11月01日05时58分。9、神舟九号: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10、神舟十号:2013年06月11日17时38分。11、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17日07时30分。轨道舱:飞船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板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