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儿和小玉儿在历史上分别是什么结局?有什么依据呢?
《康熙王朝》大玉儿和小玉儿是堂姐妹关系,小玉儿比大玉儿大了三岁。孝庄太后就是大玉儿,为清太宗皇太极的庄妃,小玉儿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的正妃,两姐妹都嫁入了皇室。孝庄太后就是大玉儿,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还有一个小玉儿,她是一个蒙古人。小玉儿就是多尔衮的原配博尔济吉特氏,小玉儿并不是像诸多电视剧讲的那样是大玉儿的亲妹妹,实际年龄反而比大玉儿还大三岁,是大玉儿的堂姐。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从此以后开始和大明王朝对立,这也让明朝有了很多烦恼。大玉儿和小玉儿的角色经历努尔哈赤为了自己的利益,加强满蒙的关系,1624年,小玉儿就被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丛子多尔衮,小玉儿当时只有15岁,多尔衮只有13岁,两个人的结婚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没想到的是,后来大玉儿(孝庄太后)就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8个孩子皇太极,所以说这一切都是缘分。孝庄太皇太后是康熙帝的祖母,为了理想孝庄可以忍辱负重,吃尽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孝庄(大玉儿)最过人之处在于很会琢磨别人的心思,宫廷中各个关键人物,只要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孝庄的眼睛。可以说没有孝庄就没有康熙的辉煌成就,孝庄一手栽培了康熙,她又是康熙最温暖的港湾。
大玉儿指的是谁
大玉儿一般指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天命十年(1625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册封为庄妃,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于昭西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海兰珠和大玉儿是什么关系?
海兰珠和大玉儿是姐妹,说到海兰珠,大家一定非常羡慕,她和皇太极之间的爱情传遍了大江南北,她们是历史承认过的佳偶。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个大玉儿,她们是姐妹,同时又都嫁给了皇太极,所以这也注定她们两个人的人生走向大不相同。历史上的海兰珠是皇太极一生珍爱的人,也是大玉儿的亲姐姐。海兰珠在入宫之前和别人分配过,但是嫁给了谁并没有记述。杰出人物海兰珠当时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大福晋,虽然她宠冠后宫,但是志大才疏,千辛万苦才给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孩子,但是最后夭亡了。因为孩子的过世,所以海兰珠也离世了。而大玉儿是皇太极的福星,尽管她是五大福晋末尾的一个,但是在皇太极过世的时候,还帮助孩子争夺了皇储。而且她还辅佐了三代君王,她把女性杰出而又坚强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她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女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帮助爱新觉罗守卫大清河山几十年,功在千秋。感情纠葛其实大家对历史人物并不是多么的了解,但是如果看过有关于她们的剧,就知道两个姐妹嫁给一个人,最后也一定会有感情纠葛。最初大玉儿对皇太极非常的喜欢,但是这种喜欢却并不是皇太极想要的。而皇太极至始至终也仅仅只是想要一个海兰珠,所以海兰珠和皇太极琴瑟和鸣,而大玉儿只能够独守空闺。两姐妹的争斗两个姐妹之间也有很多的争斗,不过这些争斗最后都因为海兰珠的离世而消散,毕竟仇恨也跟着她离开了这个人世。其实如果海兰珠活得久的话,也许她还会有更多的福气,但是因为孩子过世的原因,所以她忧思慎重,所以也导致她过早离世。
历史上的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按照野史中的说法,大玉儿、小玉儿和海兰珠三人应该是亲姐妹,海兰珠最大,小玉儿最小,三人都是同父异母的姐妹。然而正史上是没有小玉儿这一说的,小玉儿只是个影视形象人物,不过小玉儿可能也有历史原型。海兰珠海兰珠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孝庄文皇后(大玉儿)的姐姐,26岁嫁给清太宗皇太极,比姑姑哲哲和妹妹大玉儿都晚嫁给皇太极好些年。可是皇太极对海兰珠却是一见钟情,在众多的后宫女子中,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恩宠那是独一份,后册封海兰珠为后宫四妃之首的宸妃,地位仅仅比她的姑姑哲哲皇后低一等,等海兰珠生下皇八子的时候,皇太极还大赦天下,本来有意要立储,可惜早夭而亡。海兰珠剧照海兰珠因为儿子的死打击也很大,一直身体都不太好,后来病逝,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死也是万分悲痛。海兰珠虽然宠冠后宫,可是她却并没有可以交心的人,除了皇太极的喜欢,终究也是梦一场。大玉儿大玉儿大家都很是熟悉了,一般被代指的就是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孝庄太后。孝庄太后这个人物在大清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出身蒙古贵族,是嫡亲的福晋生的女儿,地位尊贵,而海兰珠的生母却是庶出,身份卑微。对于皇太极来说孝庄是一个很得力的助手,不仅给过皇太极很多政事上的帮助,还给皇太极培养了后代顺治和康熙两位帝王出来。大玉儿剧照孝庄即使是垂帘听政的太后,也只是辅助着皇帝着政,并没有专权,所以在历史上的贤后中,她是可以站得住其中一份地位。丈夫皇太极对孝庄是敬是利用,儿子顺治则对孝庄是恨是敌,但孙子康熙对孝庄却是敬仰和崇拜。孝庄的一生是都奉献给了大清朝。小玉儿小玉儿是多尔衮的妻子,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孝庄文皇后的妹妹。然历史上孝庄文皇后并没有妹妹这个人物出现。倒是多尔衮的嫡福晋义皇后是出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和海兰珠、大玉儿倒是同出一族,根据族亲关系显示却是孝端文皇后同母异父的妹妹。按照辈分来说的话,义皇后应该就是孝庄(大玉儿)和海兰珠的姑姑。多尔衮和小玉儿剧照海兰珠和大玉儿是同胞亲姐妹,海兰珠是姐姐,大玉儿为妹妹。历史上没有小玉儿,而可能的原型义皇后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妹妹,哲哲是海兰珠和大玉儿两人的姑姑,故义皇后也是。
孝庄和海兰珠谁更漂亮?
海兰珠更漂亮。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蒙古名为乌尤塔)。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孝庄文皇后姐姐。崇德元年(1636年),册封为东宫大福晋,与西宫大福晋娜木钟同为平妻,赐居“和谐有礼室”。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海兰珠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下令大赦天下。但此子未来得及命名便早夭了。崇德六年(1641年),海兰珠逝世,年三十三,谥曰“聪敏恩惠恭敬和谐大福晋”,葬于清昭陵。归嫁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本名为乌尤塔),博尔济吉特氏,生于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比孝庄文皇后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文皇后晚嫁皇太极9年。但是没有史料记载海兰珠26岁之前的经历。《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吴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就是海兰珠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了,民国时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
孝庄的姐姐海兰珠是否真有其人?
在历史上,是真的有海兰珠这个人的存在。她生于万历37年,蒙古名字叫做博尔济吉特.乌尤塔,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比她大4岁左右。在历史上,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妹妹出嫁都要晚9年。以蒙古人早婚的习惯,很多人都推测海兰珠在之前嫁过人,但是并没有任何史料上记载海兰珠26岁以前的事情。当然,科尔沁既然舍得将孝庄文皇后嫁给皇太极当小福晋,怎么可能不舍得将海兰珠许给皇太极呢?天聪8年,9年前送妹出嫁的科尔沁台吉吴克善将海兰珠送到了盛京,海兰珠开始了她备受宠爱的一生。26岁的海兰珠如何俘虏皇太极的心神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在崇德元年,也就是皇太极称帝的那一年,海兰珠已经宠冠后宫,并且皇太极毫不掩饰他对海兰珠的钟情。在他册封后宫的时候,将海兰珠封为了宸妃,位次是宫中第二位,仅次于姑母孝端文皇后。宸字,本就是指代帝王星,这个字尊贵非常。在唐朝的时候,唐高宗想将武则天的封号封为“宸”,却被群臣所阻。历史上唯一一个宸妃就是在北宋仁宗年间的李宸妃,她本是仁宗亲生母亲,但是却是以皇后所生子的身份长大。仁宗执掌政权之后,封亲生母亲为宸妃,以慰她在天之灵。所以宸妃这个封号真的是比较难得,足以体现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疼爱。转年,海兰珠生下了皇八子,皇太极将这位刚刚出生的婴儿立刻立为了皇太子,并且颁布了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为皇太子祈福。不仅如此,为了能让海兰珠开心,皇太极还将海兰珠的母亲封为和硕贤妃。虽然母族的尊贵让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也脸上有光,但是显然她们仅仅是沾了海兰珠的光。在孩子半岁的时候就不幸夭折,海兰珠悲痛欲绝,一直缠绵病榻,身体每况愈下。在崇德六年,皇太极和明朝洪承畴进行对大清未来局势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锦州之战。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海兰珠病重。镇守在盛京的孝端文皇后坐不住了,只能接连派出使者告知皇太极。皇太极接到消息之后,连夜骑马奔驰回盛京,只可惜还是没有见到海兰珠的最后一面。皇太极数次悲痛地昏了过去,后妃、群臣的劝告也让皇太极自己反省,岂能为一个妇人如此。但是话虽如此,心痛之情依然无以复加,皇太极只能用一次又一次的祭奠抚平内心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