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电影十问

时间:2018-05-01 17:13:10编辑:分享君

原标题:2018:中国电影十问

2018:中国电影十问

文| 吕世明

2016年的春节档异常火爆,在火爆之后是一年的冷清。拐点也罢,调整也罢,应该让大家懂得阶段性的火爆并不能代表一年的好运。2017年春节档看起来并不差,全年的先抑后扬让人感叹。

2018年春节档100亿的成绩,可喜可贺。但其实更应该让电影从业者多一份思考。在此,我们向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提出10个问题,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第一问:700亿能否实现?

春节档票房突破百亿,市场舆论再次鼓噪,言之凿凿今年全年总票房必破700亿,这和2015年极其相似。但历史往往容易重演,而且700亿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春节档已为今年的走势定下方向和基调,那就是不依靠流量明星,《红海》和《唐探2》大卖更多是依靠内容口碑驱动。

其次常规票价将替代9块9,片方和第三方能掏出票补的钱也会越来越少。这两个前提下,700亿能否实现是更依赖内容的转换和输出,还是要更倚重重点档期的绝对刚需拉升?

这两点谁才是拉动票房的主力因素。搞清楚这两点,能对未来重点档期的头部影片落位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第二问:还会出现像《战狼2》超50亿的超现象级影片嘛?

年度票房冠军远超去年,且是亚军的两倍以上,这样的影片才会被定义为超现象级影片。但仅仅是捅破了之前该类型影片的票房天花板,只能是一般的现象级影片。

像《战狼2》和《美人鱼》这种超现象级影片,是在多个市场因素的影响下才能出现的,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从2015年《捉妖记》到2016年《美人鱼》,再到2017年的《战狼2》,单片票房纪录不断被打破,就市场惯性而言,2018年是具备单部影片票房突破50亿的能力的。

今年国庆、暑期档的空间宽度要强于春节档,也意味着将有多部影片出现在这两个热门档期。

《四大天王》《邪不压正》《影》和《西虹市首富》几部影片,暂时定档暑期,落位于50亿体量。国庆档目前除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之外,暂时没有其他影片宣布定档。

像徐克、姜文、张艺谋,包括开心麻花,他们的观众群体其实较为固定。之前影片票房纪录最好也只不过20亿出头,突破自己本身的体量是他们较为合理的目标。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和《西虹市首富》则有望重现春节档双强的态势,但想成为突破50亿的超现象级影片可能要借助更多不可预知因素的催化。

第三问:15亿能否成为进入年度Top10的最低门槛?

2015年票房过9.5亿便会进入年度票房的Top10;到2016年则必须过10亿才有可能进入票房前十。到了去年,票房要突破12亿才可以进入票房前十,2018年这个数字势必会大大的提高。

 

 

春节档两部超30亿、一部超20亿,再一次提升今年票房Top10的门槛,未来的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每个档期至少出现一两部15亿~20亿体量的影片。

那么,进入今年票房TOP10的入门门槛将提高,市场的竞争则愈发激烈。黄渤暑期未定名作品是潜在进入票房前十的项目,因空间有限,张艺谋、姜文等人的作品虽然会有不错的票房表现,但想进入前十难度不小。

同时国庆和贺岁档在往年也均有影片进入排名前十,只不过最终体量是多少要看影片具体情况而定。在春节档优秀的表现下,优质档期冠军门槛已经提升到20亿+,那么进入前十的门槛也会提升到15亿~20亿嘛?

第四问:好莱坞引进片不行了?

漫威电影系列剧《黑豹》最终落点可能仅仅比去年《神奇女侠》略好,比起去年春节后的《极限特工3》(14亿票房)显得非常寒酸,好莱坞今年在国内开局并不算顺利。

今年好莱坞真正具备10亿体量的大片寥寥,包括像《环太平洋2》《侏罗纪世界2》《碟中谍6》等影片均不敢打包票过10亿。

《复联3》则是仅有的一部有望破10亿的影片,即便它能够超过《复联2》14.46亿的成绩,也并不能保证挤进年度票房前五名。


要知道从2008年《功夫熊猫》排名内地票房第五名之后,这十余年之间,内地进口片票房冠军的排名从来没有跌出年度总票房排行榜的前五名。

去年仅有《速激8》《变形5》和《寻梦环游记》挤进票房前十,超级英雄电影整体均乏力,票房区间在6亿~8亿之间徘徊,居然没有一部可以破10亿。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在中国市场遇到阻力,即便大部分好莱坞影片已经紧密地和内地公司合作或由内地公司“全权负责”,但观众已经学聪明了,对好莱坞这种套路化的视效大片深感疲倦。


到底是观众学“聪明了”,还是好莱坞在国内不行了?恐怕就只能由今年的几部好莱坞进口大片的表现来验证了。

第五问:互联网公司、传统五大、新兴公司,谁在今年唱主角?

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目前国内三类主要的影业公司:传统巨鳄占据天时,相当于三国中的魏国;新兴公司占据地利,相当于三国中的吴国;互联网公司占据人和,相当于三国中的蜀国。

那么今年最大的市场疑问是,观众欣赏水平更趋于多元化,魏蜀吴谁能抓住潜在观众的观影需求?或者说,谁更熟悉我们的观众和市场?

2015年~2016年成立的新兴公司、互联网公司对市场的影响较大,传媒和金融公司也把更多的热钱投入了市场,但大部分”金主”并不了解市场。

2017年下半年到今年春节档,传统公司则逐步复苏,华谊依靠《摔跤吧!爸爸》《芳华》和《前任3》重回一级发行,今年其头部作品《四大天王》可能成为一大热点。万达、博纳为代表的传统公司,都交出了《唐探2》《红海行动》这样的现象级作品,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很多问题。

北京文化作为去年依靠《战狼2》迅速上位的大赢家,今年的表现同样让大家关注,不同于五大和其他列强,新兴公司对项目的整体把握会存在“激进”的策略,稳定性不如五大等公司。

五大可以依靠头部作品保证地位不被动摇,但新兴公司一旦出现方向性错误,会导致市场的末位淘汰。BAT和票务电商这两年时不时也会有“神级操作”。对于他们而言,今年票补退潮是个不利的因素,他们更应该注重专业领域的开发,以幕后辅助的角色入局,不必强调主导影片发行。

第六问:今年还有可能出现哪些大的并购?

并购,一直都是这两年国内电影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行业大佬们关心企业的发展方向,中高级管理层也要面对新的机遇和调整,即便普通的员工也要去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

2015年微影时代对格瓦拉完成并购,2017年猫眼则与微影时代完成合并,市场多头逐步缩减为市场寡头,猫眼和淘票票两家未来会达成某种行业默许协议,不会开展低价倾销的竞争策略。

这就好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并购了无数小饮料公司,他们的价格战策略并没有影响到这两个公司霸主的地位,但这两个公司始终都有较高的价格壁垒。

光线卖了新丽的股份,腾讯入局接手,今年细分市场的合并浪潮会加剧。市场环境趋于利好,市场的细分会给专注度更高的公司带来更多机会,光线是更希望腾出空间和资金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年互联网公司将会把触角延伸到制片领域,猫眼、阿里、腾讯甚至包括百度和一些视频网站,他们可能会发起或者参与一定规模的并购案。


2018年,更大的合并浪潮是否能够来临,就要看BAT能否放手一搏,传统列强则会更注重项目开发和头部作品的深度制作。

第七问:类型片的时代来了?

别看这两年很多类型片有所突破,但内地影片类型仍然不够丰富,《摔跤吧!爸爸》《芳华》《无问西东》的接连爆发也有同档期影片孱弱的原因。

就类型来看,家庭题材、青少年题材(并非青春小说改编)、老年题材、音乐题材、运动题材、硬科幻题材等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对于市场风险和激烈竞争,大公司、名导演员更注重抓头部作品,小公司的探索和创新得不到观众的重视,新类型影片突破的阻力和压力都很大。

像《致青春》用超级IP和名导明星来带动青春片,《泰囧》也带动喜剧片的重新火热,多类型片突破仍然要依靠明星大导演来推动。

但目前具备号召力的明星和导演,要么独立成立个人工作室,要么签署了业绩对赌协议,这些压力也使得他们难以去探求新类型影片突破。例如黄渤名下公司制作的未定名影片,目前讯息极少,但可能是一部全新类型的影片。

冯小刚《芳华》成功后,会更专注自我意愿的表达,下一部影片的类型(未必是《手机2》)值得关注。

姜文的民国三部曲头两部《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极具个性,在《一步之遥》表现不佳后,《邪不压正》是否会向市场妥协成为其他类型的影片,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第八问:中国电影在全球的话语权能否提升?

2月内地票房100亿,这相当于很多欧洲发达国家一年的票房,也打破了“内地观众的欣赏水平和上座率都不及美日韩和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说法,况且内地的观影群体也越来越成熟,增长率更快。

其实全世界其他国家均被好莱坞电影所占领,但东亚三国均可保证各自国产影片的产量,并获得主导地位。

日韩市场相对于中国市场更为封闭,他国影片(除了好莱坞)极难在日韩市场立足,中国则有更好的宽容性,印度影片、西班牙影片、泰国影片,甚至俄罗斯影片均能在内地有不错的表现。

中国目前也是全世界极少数几个买遍所有国家影片的土豪之一,其他国家虽然也会购入外国电影,但上映的规模和中国无法相比。

更好的市场、解渴的观众、不差钱的片方,未来我们在选购、投资和合作等方面,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九问:不仅仅银幕数,中国电影票房在今年全面超越北美?

北美在2009年依靠《阿凡达》的拉升,票房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2015年则依靠《星战7》突破了110亿美元。

 

 

但这十年间,北美票价也是一路看涨,从7美元左右涨到了9美元,去年12.34亿的观影人次也创下了近些年的新低。

今年是好莱坞的小年,大片数量和影响力都不如往年,北美也面临观影人次可能再度下滑。去年中国总票房虽然距离北美有差距,但平均票价只有35元左右,观影人次已经是16亿人次,远超北美。

如果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累积票房可以超过北美,那么在暑期档和国庆档两个内地更倚重的档期之后,中国可能也会将北美甩在身后。

相对于其他娱乐项目,电影仍然是中美两国人民最喜爱且最廉价的娱乐项目。不同的是,内地其他娱乐项目相对北美更贫瘠,大家能玩得起的娱乐项目中,电影算是最经济的一种。

第十问:好莱坞什么时候为中国打工?

细数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影片,背后有多少中国资本?国内影视公司收购海外影视公司,早已不再是新闻。除了收购外,与外国导演合作、在国外成立影视公司等也成为了新型的跨国合作方式。目前各大公司的成绩单完全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根据最新消息,华谊兄弟这样的传统公司,已向拉索兄弟初步投入2.5亿美元开发资金,此外还将投入1亿美元用于电影制作。而除了华谊,包括万达、光线等头部影视公司皆在海外有相似的布局。再比如嘉行、基美、DMG等腰部公司,也开始与海外影视公司展开各种合作。

我们可以预判,未来三年内,好莱坞与中国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合作将会变得更加深度,不再是简单的投资、与导演合作。

上一篇:这部电影火了 社会各界和两会代表好评如潮|厉害了,我的国|电

下一篇:《电影少女~VIDEO GIRL AI 2018~》全集迅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