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分享大全网 > 分享影视 >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

2018-03-18 10:53:20 编辑:分享君

示例一:情节妥当。一个人最痛苦的,就是无处宣泄痛苦,只知道痛苦,却没办法减轻一些些。祥林嫂是个苦命的女人,她的痛苦源于她不反抗,因此,要一个顺从命运、无力也无心反抗的人拿起刀,可以说不可思议——除非她疯了!而小说中的祥林嫂正是这样一个人,她被痛苦折磨得没有了自我,没有了理智,这样一个人的确有可能砍门槛,但砍门槛的动机值得人思考。最常见的一种看法,认为祥林嫂砍门槛砍的是封建制度,最后的她终于觉悟了,这是最多人的一种看法,然而这种看法就未免太“小说化”了一些。若是祥林嫂真砍了门槛,必定不是什么觉悟,而是,她把门槛变相地看成了自己,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捐了门槛依然无法赎罪,只有“砍”才有效。祥林嫂是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人的觉悟,她的“觉悟”就是:一切痛苦源于罪孽。
示例二:剧中添加这样的情节很不妥当,为什么呢?
一是当时强大的封建制度的牢笼死死地束缚着像祥林嫂这样的中国千百万的穷苦妇女,她们只能忍受着政权、族权、夫权三座大山的压迫,罪恶的封建制度在一次次地吞噬着祥林嫂这样的妇女,她们就连参加祭祀这种极其普遍又有内心极度渴求的参与资格也没有,在封建者看来,总认为女人是祸水,女人自一出生,就颇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忍受着男人们随意蹂躏,这一点从好多史书可以见证,马克思说过:“封建制度是男人的天堂,是女人的地狱。”因此,像祥林嫂这样的弱势个体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的禁锢去反抗,在当时极不可能,正因为这样,鲁迅先生才这样写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祥林嫂沦为乞丐,或者成为一个木偶人。这样的描述,更加凸显了封建制度的残忍,把一个好端端的女人折磨成一个神经麻木的乞丐。这不是祥林嫂生来的命运太悲惨,而是封建制度太残忍,太不公正。
二是错综复杂的封建关系网针一般地一寸寸地刺着祥林嫂,使她一天天地变得思想愚钝,神经麻木,对未来生活失去希望,只能自认为女人天生就该伺候男人们,就该顺从着封建的三纲五常的约束。比如,鲁迅在文中列举的四叔、四婶、卫老婆子等,都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中国当时许许多多的穷苦农民特别是劳动妇女,在一天天地备受着这些封建卫道士的剥削,如果说靠祥林嫂这样的个体女人真正冲出封建势力的束缚,在当时是极不可能的。依我看,鲁迅之所以写祥林嫂这样的妇女,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多数妇女觉醒,鲁迅的本意不是让祥林嫂出来和封建卫道士明干,这样做的结果在当时只有一个——死,被封建势力活活弄死。
三是任何文艺作品必须遵从生活的原型。生活即教育,生活即作品。不同的一点,就是文艺作品是高度浓缩了的生活,这种生活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心中所望。电影《祝福》添加这样的情节,是和当时社会现实极不合拍的,这是一种超现实的设想,我想这恐怕不是鲁迅的本来的心中所愿吧。这种情节事实上就是一种生活的夸张,像《祝福》这样的文章,鲁迅只想着折射封建制度的累累罪恶,一边唤醒部分妇女觉醒,这一点在巴金的好多作品中也有反映,也在好多影视作品比如《红高粱》中也有体现,电影《祝福》添加这样不妥当的情节,不就是拿现代人的意识来衡量那时的社会处境吧。
总之,我觉得任何文艺作品必须要遵循生活的本来面目,即使加工浓缩也得特别考虑当时的社会形态,如果把文艺作品始终架在一种极度设想的状态下,这就不会使多数人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教育。我始终坚持文艺遵循生活的本来面目,文艺从生活中来,应该合理科学地升华生活才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