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体

时间:2023-07-30 13:11:05编辑:分享君

歌行体属于古体诗,排律属于格律诗,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唐代以后,诗歌分两大类古体诗和格律诗(今体诗、近体诗)。

(一)、古体诗。也叫古风,它是继承汉魏六朝的诗体。每首句数不拘,有五言(五古)、七言(七古)、杂言等形式。因为汉魏时有许多乐府诗,唐时有人仿效乐府诗的体式写过不少“乐府”诗和“古风”,其实就是古体诗。又因为,汉乐府诗里有许多带“歌”和“行”的题目,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悲歌》《古八变歌》《艳歌》等,唐人仿此体式写的诗也很多。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这类诗都属于古体诗。古体诗在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方面都比较自由,有的诗中间还可以换韵。所以说,歌行体不属于排律诗。

(二)今体诗。是唐代才定型的一种诗体,唐代以后律诗和绝句通称今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都有一定的格局。所以也叫格律诗。今体诗主要有两种。

1、律诗。因格律严密,故名。以八句四韵为定格,中间两联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分五言(五律)、七言(七律)两体,凡一首诗超过十句的,就叫排律。所以说,排律句数虽多,仍然是今体诗里的律诗,他不是古诗,和歌行体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2、绝句,也叫“断句”“截句”“绝诗”。像是从律诗中“截”下来的四句,故名。它的平仄、押韵都有一定要求。也主要有五言、七言两种。

律诗的一种,由于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

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但它不限于四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

排律一般是五言,七言极少。五言排律由汉魏六朝五言古诗演化而来。刘宋时谢灵运的《湖中瞻眺》、梁代庚信的《奉和山池》,已具排律雏形,但体制较短,限于五韵十韵。杜甫以后,方告成熟,体制渐长,声律愈工,中唐白居易的《代书诗寄微之》竟长达一百韵。韩愈、孟郊等更用联句形式演为长篇(如《城南联句》),形式更加工巧,内容却日见贫乏。

排律之中,还有一种试帖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 题,冠以“赋得”二字(所以也叫“赋得体”),并限定韵脚,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上一篇:洁净度检测

下一篇:通灵学院钥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