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振乾的个人简介
章振乾(1907.2.21―2005.3.19)又名姜雨平,笔名辰乞,福建连江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07年生。早年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后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院深造。曾任《新福建日报》编辑、《国光日报》总编辑。个人履历
1938年随福建省会内迁到永安,任福建省银行董事会秘书,并与福建地下党人陈培光等共同自费创办《老百姓》报,任发行人,积极宣传抗日。
1942年至1944年任广州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
1944年下半年再到永安,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嗣后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又兼任经济研究组组长。曾在《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有关中国土地问题及租佃制度等论文多篇。在永安社会科学研究所任职期间,受老所长王亚南委托,组团前往闽西龙岩、永安、上杭、武平、连城五县实地调查红军分田情况、农村经济状况及存在问题,在省研究院《研究汇报》学刊上发表了《闽西土地改革区公田经营方式研究》等文,阐述对老苏区土地改革的看法。
1945年7月“羊枣事件”发生后积极营救被捕同志。
1947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建国后,历任厦门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校长助理、厦大经济研究所指导教授、福建省博物馆馆长,福建学院、福建农学院、福建师范专科学校教授、福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民盟福建省委副主委、名誉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及民盟参议委员会常委、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副会长、名誉副会长等职。
个人事迹
宣传抗日的“惹祸”编辑章老生于1907年,早年毕业于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毕业后任《新福建日报》副刊编辑。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企图从上海登陆,国民党十九路军殊死抵抗,天地动容。“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新福建日报》副刊刊登大量文章,抗日烈火燃烧八闽大地。可是蒋介石采用了不抵抗政策,骁勇善战的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剿灭”闽西共产党红军。
十九路军入闽后,《新福建日报》停刊。十九路军想自办报纸,但缺少办报人才。当得知章老是《新福建日报》的主笔,在“一?二八”期间,大力宣传抗战,高唱正气歌,就任命章老为新报纸《国光日报》总编辑。这一年,章老还未满26岁。1933年夏季一天,章老在审阅报纸时,突然,一个大标题跳入眼帘:“蒋中正卖国通敌,罪无可逭”。这把他吓了一跳,他要求编辑换一条新闻。编辑却激将说:“最近这段时间,总部交来发布的消息,不是看得很清楚吗?发这条西南通讯社的来稿,有什么不好?你大权在手,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章老血气方刚,就在大样上签了名。这下可闯了大祸,社长在十九路军接受批评后回到报社,大声说:“总部命令,章振乾严重违反军纪,立即枪决!”章老敢作敢为,准备受刑。过了好久,还没有动静,章老才知道是社长虚张声势。他问社长:“谁接见你,讲了什么?”社长答:“蔡廷锴将军,他批评我们帮了倒忙,要求立即收回报纸,全部销毁,停刊3天。”
“放胆文章拼命洒,砍头事业断肠诗。”这是事后同仁们的自吹与自嘲。
农村经济的资深专家1934年,章老考进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攻读农业经济。抗战爆发后,他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20世纪40年代初,到中山大学经济系任教,系主任王亚南。1944年,王亚南离开中山大学,到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他同时聘章老到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经济组组长。在福建,章老根据省情,对闽西土地改革、侨区农村经济、渔村土地问题,都做了专门研究。他尤其重视实地调查,经常带领所里的年轻人下乡,收集第一手资料。他的研究成果为各方所赞赏和重视。解放初期,福建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江一真,曾力留章老在福州从事农业研究工作。可是1950年,王亚南奉命出掌厦门大学,坚邀章老出任厦大教务长和经济研究所教授。
在厦大,章老主要襄助王亚南从事教务行政工作,进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建设,为解放初期厦大的教育发展贡献了力量。可惜,1958年的厄运,使章老的学者生涯和教育家道路受到了挫折。这的确是令人心痛的一页历史。
宅心仁厚的善良长者在《章振乾百岁文集》中,有很大篇幅是“亲情友情刻骨铭心”的感人文章。章老对他的母亲、二姐、夫人,对池步洲、卢嘉锡、谢东闵、傅衣凌、管长墉和陈明鉴等人,都有许多感人的描述,处处反映了章老的善心、仁心。大量的回忆文章中,章老还叙述了他和广大群众,尤其是民盟同志之间的关系。他热爱他们,关心他们,积极为他们服务。他主持福建民盟工作初期,为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发展盟务,积极参加改革和建设,委实不遗余力。
值得一提的是章老和王亚南亦师亦友的友谊。王亚南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是《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王亚南都得到章老的大力帮助。正是有了章老的合作与襄助,王亚南才有更多的时间做研究、写文章。所以,章老1958年调离厦大,王亚南是多么痛心和难过。据王亚南女儿生前说:“文革期间,王亚南身陷困境,但听到章老生病的消息,王亚南一夜睡不好觉。”